大祥區城南街道:黨建引領奏響“豐收曲”
在邵陽市大祥區城南街道清風村稻穀種植基地,收割機隆隆作響,金燦燦的早稻被快速捲入機器,脫粒、裝車、轉運一氣呵成。大祥區城南街道的田野間,一場與時間賽跑的“雙搶”戰役正火熱上演。
黨建引領,凝聚“雙搶”戰鬥力
大祥區城南街道黨工委將糧食生產作爲政治責任扛牢在肩,通過“三級聯動”機制壓實責任。年初便將糧食生產納入黨工委會議核心議題,針對“雙搶”關鍵節點制定任務清單,調度農業、應急等多部門協同作戰。
組建4支黨員志願服務隊設立“示範崗”,深入田間幫助100餘名農戶協調農機5臺、疏通水渠2公里,水塘20畝,保障400餘畝晚稻如期灌溉。
街道黨工委精心組織“田間課堂”,邀請農技專家通過面對面講解、現場示範開展“點單式培訓”,有效解決生產中的“卡脖子”問題。
科技賦能,提質增效助豐產
大祥區城南街道的“雙搶”戰場,處處閃耀着智慧農業的亮色。收割機、旋耕機、插秧機聯合作業,早稻收割與晚稻插秧同步推進,高效搶收搶種。
數架植保無人機在剛插完秧的晚稻田塊上空低飛盤旋,精準、均勻地噴灑着藥肥。“無人機作業效率高、覆蓋勻,減少人工踩踏傷苗,還能節省農藥成本20%以上。”鉦祺農業基地負責人介紹道,科技的應用讓田間管理更高效、更環保。
臺上村全域推廣“早稻—晚稻—油菜”三熟制,搭配優質稻種和精準施肥技術;街道農業部門爲村級把關種植方案,土地年產出效益得到有效保障。
幹羣同心,築牢“米袋子”防線
大祥區城南街道黨工委將守護糧食安全的責任貫穿於日常工作的點滴。街道農業農村辦牽頭,黨員幹部、村幹部齊上陣,織密織牢服務保障網。
街道應急辦密切關注天氣變化,通過微信羣實時推送預警信息,60餘名片長、組長、鄰長下沉田間,全力守護糧食安全生命線。同時組建應急隊伍值班值守,對低窪田塊、排灌設施進行拉網式排查,及時消除隱患,確保溝渠暢通、排澇及時。
定期巡查維護泵站、水渠、閘門等關鍵水利設施,保障“雙搶”關鍵期及後續晚稻生長用水無憂。街道農業農村部門提供從選種育秧到田間管理的全過程技術支撐,快速響應農戶在病蟲害防治、水肥管理等方面的需求。
“雙搶拼的是速度,糧食安全守的是日常。”大祥區城南街道黨工委將持續把功夫下在平時,以紮實巡查、細緻服務和有力保障,確保每一寸耕地都有人管,每一粒糧食都安全收。讓黨旗在雙搶一線高高飄揚,築牢糧食生產堅實防線。(王域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