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限將至 臺灣關稅談判卡在哪?美貿易代表最新迴應

在美國陸續與日本、南韓達成低稅率貿易協議後,臺灣的關稅談判進展備受矚目。圖爲美國總統川普。(圖/美聯社)

美國陸續與日本、南韓達成15%關稅協議,而人還在華府的我政院副院長鄭麗君,據悉仍在等候中。美國貿易代表(USTR)葛里爾(Jon Greer)最新親自迴應臺灣媒體詢問時,僅表示「不確定」,並拒絕進一步評論。

臺灣近來內憂外患多,外部最大考驗則是來自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在臺北時間31日上午,美方已宣佈與韓國達成與日本、歐盟相同的15%關稅協議,並稱將課印度25%;至此,美方與較大貿易伙伴幾乎都已完成協議,但臺灣卻仍苦等答案。若回顧美國總統川普在今年4月初公佈全球「對等關稅」時,各國都急着與美談判,而葛里爾在美方時間4月11日接受福斯新聞訪問時就透露,當天稍晚將與以色列和臺灣代表就關稅對談;臺灣可說是排在與美談判的第一梯隊,但如今卻在談判進度上吊車尾。

川普選擇對中強硬的貿易律師葛里爾(Jamieson Greer,右)擔任美國貿易代表。(路透)

依《彭博》29日引述知情人士報導指,美方近期已向臺灣遞出一紙「最優惠稅率」條件,內容可能與日本、韓國相似,稅率鎖定在15%。但與此同時,美國也對臺方提出新要求,希望臺灣比照日本、南韓,加碼對美投資,作爲降低關稅的交換條件。惟賴政府仍未透露任何訊息,只說有進展時會對外報告。

而最新的進度,據《TVBS》駐美特派記者向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提問臺美關稅協商進度,但葛里爾兩度以「不確定」與「無可奉告」作答,顯示雙方談判可能仍有變數。

以去年美國對外貿易逆差前十大國家爲例,依序爲中國大陸、墨西哥、越南、愛爾蘭、德國、臺灣、日本、南韓、加拿大與印度。川普政府近日展開大規模貿易重構行動,對尚未達成新協議的國家預告將自8月1日起課徵高額「互惠關稅」。

目前,美國已與中國大陸達成延後90天的談判共識;歐盟成員國如愛爾蘭與德國則納入15%統一稅率的框架協議。南韓與印度雖未獲豁免,但美方已明確宣佈南韓商品將課徵15%關稅,印度則將面對25%關稅及額外罰款。

至於加拿大與墨西哥,雖爲美國近鄰與USMCA協定成員,但雙方談判至今仍未達成共識,川普已揚言將分別對兩國商品課徵最高達35%與30%的關稅,至今他們仍在努力與美方協商中,成爲全球關注的最後焦點之一。在這十大逆差國中,目前僅臺灣、加拿大與墨西哥仍未公佈談判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