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老城區藝術街區再造吸睛 中央老街點亮故事燈箱再現榮光

大溪老城區的中央路上街點亮行動,店家居民設置在隱竈腳的故事燈箱,點亮昏暗街區,吸引遊客回來。圖/陳倩慧提供

桃園市大溪老城區推動「來吧!釀造中!」藝術進社區行動,大嵙崁文教基金會引進藝術家,在中央路展開「上街點亮行動」,將失去繁華沒落、昏暗的街區重新裝上燈箱亮燈,「遊客逐漸回來」,基金會執行長陳倩慧今天表示,任何政策介入都應從地方需求着手,中央路點亮行動每戶燈箱都有自己的故事,民宿、餐館與居民重現街區榮光。

財團法人大嵙崁文教基金會主辦的「大溪藝術進入社區行動」,今年8月初在大溪老城區的大溪和平老街、中央路、中山路、草店七與後尾巷 4條街區展開,該計劃主持人蔡昀婷說,「各街區的藝術行動纔剛開始,已引起鄰居好奇,主動捲袖參與共創」,4個街區都媒合一個藝術家,針對居民想要解決議題,藝術家運用擅長媒材,與居民一起共創不同主題的街區藝術行動。

尤其中央街(又稱上街)的點亮行動,由世紀行館民宿、冷隱竈腳百年老厝餐館率先發動,從中央路7戶居民加入展開燈箱點亮,成效及遊客逐顯現,陳倩慧說,中央路過去大溪發展歷史很繁榮,舉凡婚喪喜慶、打鐵店老鋪子等民生用品店都在該路,現在落沒,大家都忘記過去繁華,加上公共建設以和平老街、新南老街爲主,中央路政策經費支持較少、街區昏暗,透過點亮方式呈現,「每一個燈箱就是一個生活故事」。

中央路老街長久因爲夜間照明不足、街區冷清,缺乏視覺引導與品牌形象,難以吸引人流停留及認識,中央路逐漸沉寂,藝術家薛夢如與居民共創故事燈箱,以「光」爲媒介,加入居民生活故事設計,至今點亮中央路7處空間,重現街區記憶,蔡昀婷表示,現在中央路故事燈箱都裝上去,看到燈箱亮燈,居民也覺得安全,周邊許多居民店家也詢問,該街燈箱故事正在發酵中。

發起故事燈箱「點燈」的隱竈腳百年老厝餐館負責人施玉仙表示,大溪有三大老街,最早以前發展是中央路,因爲產業轉移沒落,每到夜晚較暗,當初民宿進來,騎樓點燈較熱鬧,居民也覺得安全,「點燈計劃想法就像家裡留一盞燈」,溫馨的感覺,配合居民自己表達圖像,如今成果發表掛在騎樓,下午到傍晚時候亮燈,「真的不錯」,未來如果經費許可,每家戶都點燈,效果更好,如今吸引遊客確實進入拍照打卡。

蔡昀婷說,這項大溪街區藝術主題活動,不是像辦活動一樣,辦完就結束,而是可以持續性,燈箱不是擺了之後案子結束就拆掉,希望是一個起始,慢慢擴及整個街區居民點燈講自己的一些故事,未來也希望結合民宿、導覽,推動中央路小旅行,重現中央路老街特色。

大溪老城區的中央路上街點亮行動,店家居民在正吉號打鐵店設置故事燈箱,點亮昏暗街區,吸引遊客回來。圖/陳倩慧提供

大溪老城區的中央路上街點亮行動,店家居民在順吉車行設置故事燈箱,點亮昏暗街區,吸引遊客回來。圖/陳倩慧提供

大溪老城區的中央路上街點亮行動,店家居民在取材自己生活故事創作燈箱圖案。圖/陳倩慧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