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屋頂下/懸崖勒馬 大罷免重傷臺美中架構

川普的一句「澤倫斯基根本不應該開啓這場戰爭」,全盤改寫了俄烏戰爭的歷史敘事;再者,他從「美中貿易戰」地圖炮式地發展成「美國對全世界貿易戰」(甚至領土戰),更顛覆了既有的價值體系、利益體系及世界秩序。

這兩大趨勢,皆與臺灣性命交關。在如此兇險的背景下發動大罷免,對臺灣自身,對臺美關係及兩岸關係,皆必將發生嚴重的傷害。

諍告賴清德:你要懸崖勒馬!

先談對臺灣本身。罷免是以百分之二十五的民意罷免以百分之五十一當選的公職人員,此在情理上原存爭議。爾今又非針對個別失職公職人員罷免,而是滿門抄斬式的「無差別大罷免」。再者,由於要對「無差別」建構一個「共同的理由」,因此已將罷免的訴求無限上綱至「反共剿匪/清除內奸/反中共同路人」的高度。而且,依初始設計,曹興誠原爲大罷免在道德、正義上的旗幟人物,也是熱誠及情緒的政治引擎,如今他淪於品格爭議,已然牽動了「爲何而罷免/爲誰而罷免」的質疑。

這場大罷免,究竟是要在憲政上罷免徐巧芯?還是要在政治上「罷免」曹興誠?曹現任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顧問及中華文化總會執行委員。

對於臺灣來說,大罷免必然是一場充滿仇恨與撕裂的政治酷刑。對臺灣的民主鞏固與生存發展毫無建設只有破壞,更將嚴重扭曲並傷害臺美關係及兩岸關係。

《大屋頂下》日前指出:一、賴清德是三位一體,他是總統、民進黨主席及黑熊青鳥的政治飼主,因此他要對大罷免負完全與絕對的責任。二、對賴清德來說,大罷免若贏也絕對贏不到「政通國和」,但若輸卻一定輸到脫褲,可說是一場贏輸都是輸的政治爛賭。

賴清德,你要懸崖勒馬。

續說臺美關係。川普以「澤倫斯基根本不應該開啓這場戰爭」及「錯在烏克蘭要求加入北約」全盤改寫了俄烏戰爭的因果敘事。他以「極度無能/未經選舉的獨裁者」這類惡毒的語詞羞辱澤倫斯基。最後,川普更將停戰談判的「安全協議」與「礦產協議/投資協議」綁在一起,趁火打劫,要啃食戰後一片廢墟的烏克蘭連骨頭都不吐。

至此,這一場原被喻爲「榮耀歸烏克蘭」的衛國聖戰,如今在川普眼中卻成了自不量力的、愚蠢可笑的、自作孽不可活的草螟弄雞公。

全世界都知道,俄烏戰爭其實可說形同兩岸戰爭的彩排。烏克蘭的下場是否即是臺灣的下場?澤倫斯基的下場是否就是賴清德或其他臺獨領導人的下場?

會不會到了那一天,美國對臺獨領導人說:「你根本不應開啓這場戰爭。」「你根本不應搞臺獨。」

大罷免必將造成臺灣的民主異化與社會撕裂,也必將更加暴露臺灣的脆弱,也必將更加惡化兩岸的仇恨關係。這些,皆必將加重美國的「疑賴論/疑獨論」,也必將使川普等人更加蔑視臺灣,也會更加厚實了美國「到了那一天,不能無謂挺臺灣如挺烏克蘭一般」的心理準備。

然而,在「那一天」到臨之前,臺灣給美國的「保護費」仍要照付,臺積電仍要照搬。(大罷免成了加速器?)臺灣希望從美國得到的保護,已然變成了被美國挾持。

賴清德,你要懸崖勒馬。

再談兩岸關係。烏克蘭原本可以走向「親歐/友俄」左右逢源的路線,最後卻踏入「仇俄入歐」的死路;主要原因,是納粹化的政治操作造成了克里米亞脫烏及烏東兩州割據,使得原本內部存在的「友俄/仇俄」兩種勢力失去了相互平衡、調和、節制的作用,以致政局嚴重傾斜,友俄消音,仇俄氾濫,踏上了不歸路。這是臺灣的前車之鑑。

其實,蔣經國的解嚴及開放兩岸交流,已使臺灣的兩種兩岸情結在民主運作中得到了相互調和、相互制約,形成了「不輕率統/不貿然獨」(不統/不獨/不武)的平衡狀態,影響至今。這也是臺灣較烏克蘭幸運之處,因爲在臺灣「親美仇中備戰vs.親美和中不引戰」的兩種民意迄今仍能維持制衡,也就保障了臺灣的生存發展。這是烏克蘭沒有的政治資產。

但是,像大罷免這樣的政治動員,在「仇中保臺」的主旋律下,將兩岸政策的選擇異化爲「消滅中共同路人」的內戰,必將使臺灣更加趨近「納粹化/烏克蘭化」,也使臺灣內部在兩岸關係上失去了原本存在的制衡機能,這是大罷免必須面對的嚴重後果。

賴清德爲了推動大罷免,他就不能鬆手「仇中/反中」的操作。他若贏得大罷免,可解釋爲「仇中/反中/反中共同路人」路線的勝利,又爲了答酬支持罷免者,也就更不能改善兩岸關係。相對的,中共面對賴清德的勝利,也更不可能在兩岸政策上減壓退讓。反過來說,倘若賴清德失敗,中共只會加壓而更不容賴清德周旋,而賴清德自己也在兩岸關係中完全失去了轉圜的能量。

因此,對賴清德來說,不論大罷免的勝負如何,皆將使兩岸僵局更加固化與惡化。

綜上所論,大罷免對臺美中架構的影響是:

一、大罷免必使臺灣政治進一步納粹化,只會留下「賴清德/柯建銘/曹興誠」三張可憎可笑的臉譜,及一個更加相互仇恨與撕裂的臺灣社會,而絕非民主的光大與進化。二、大罷免使臺灣自暴其短,將使美國及國際更加認識到相互仇恨及撕裂的臺灣社會與異化變質的民主,而察覺到臺灣的淺薄及脆弱。對美國而言,這不可能加重他對臺灣的承諾,只會增加對臺灣的疑慮,從而據以權衡與臺灣的未來關係。本文認爲,其趨勢一定不是增加美國挺臺灣的責任感,反而是最後如何不被拖下水的警覺心。三、大罷免的「仇中/反中/反中共同路人」操作,必使中共對臺灣的仇恨加深,亦使臺灣內部更撕裂。試問:十四億人對臺灣更加敵視,臺灣自身更加撕裂,兩岸關係將伊于胡底?

面對今日新情勢,賴清德當下必須以他三位一體的角色,果斷地停止已然嚴重納粹化的大罷免。如日前《大屋頂下》所言,只要賴清德能夠維持一個「真正民主/非納粹化」的臺灣,臺灣就絕對不會出現澤倫斯基,臺灣人民也絕不會作出烏克蘭的選擇。

敬畏民主,勿玩弄民主。納粹化的民主,昔有希特勒,今有澤倫斯基,皆是捏造的民主,皆是民主的悲劇。

「定錨中華民國/共構兩岸和平競合」,是臺灣面對「川普世界」時的全球戰略及兩岸方案。

賴清德,你要懸崖勒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