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蔚阿昌自創藝術品牌 帶領華大師生探索木材之美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邀請到知名藝術公司CEO大蔚阿昌(廖述昌)到校設展,以「植山林域:森林到都市的旅程」爲主題,帶領師生探索木材之美、大玩互動藝術;並分享他從企管系畢業到一路成爲藝術公司CEO,甚至是Youtuber的「超跨域」人生,鼓勵學生擁有創新、廣闊的眼界,不設限地創造屬於自己的生活!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邀請知名藝術公司CEO大蔚阿昌(廖述昌)到校設展,日前舉辦開幕茶會。左三爲藝術家大蔚阿昌,中間者爲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 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藝文中心主任唐曉蘭表示,大蔚阿昌從大學企管系畢業後,曾一度去臺北賣起便當。因緣際會下於26歲栽入藝術領域,從經營複製畫與家飾用品開始,積極引進全球各地的作品,同時跨領域與室內設計師、建築師合作,並於1999年創立自有品牌「筌美術」,獲得廣大回響!

大蔚阿昌總是有源源不絕的創新點子和想法,就連疫情爆發也未能阻撓他,反而開啓斜槓的「藝術家」與「Youtuber」創作之路。這次特地以「植山林域:森林到都市的旅程」主題,展示出藉由廢棄木材結合畫作,創作出多項的藝術作品;更設計和「互動區」讓學子以堆疊木材的方式,建築出屬於自己心目中的城市,增添展覽的趣味性!

藝術家大蔚阿昌開啓「超跨域人生」,從企管系畢業後便投入藝術領域,設立自有品牌、從事創作,如今還是擁有1.7萬部影片的兼職Youtuber。 中華大學/提供

大蔚阿昌指出,自己從創立藝術公司以來,陸續承接過市政府的公共藝術規劃案。在一次與林務局合作的案例中,才瞭解到原來樹木也需要藉由疏伐促進生長,也因此激發自己許多對於木材的創作靈感,探究如何活用大量被淘汰的廢棄木材。

〈聖典〉這幅作品就是以臺中梧棲浩天宮的廟柱廢棄木材,作爲創作的媒材。藉由木材上的斑駁痕跡,呈現出廟宇在歷史的刻畫下,呈現出的雋永美感。大蔚阿昌鼓勵學子,在這個資源豐沛的現代,千萬不要自我設限,跳出無形的框架,每個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大創作家!

〈聖典〉以臺中梧棲浩天宮的廟柱廢棄木材,作爲創作的媒材。藉由木材上的斑駁痕跡,呈現出廟宇在歷史的刻畫下,呈現出的雋永美感。 中華大學/提供

中華大學校長劉維琪表示,感謝藝術家大蔚阿昌願意三度到校策展,以行動支持校方推動美的教育。華大長年開設多門藝術、創新及跨域課程,培育學生成爲德、智、體、羣、美五育均衡的「陽光青年」。大蔚阿昌身爲跨域學習的傑出典範,希望能夠帶給同學啓發,在這個變化極快的社會中,成爲有創新思想的優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