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拉小手”共繪愛鳥護鳥生態畫卷
來源:法治日報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周孝清 通訊員 梅琴 劉凱
“楓紅俯視千千鳥,白帶輕飄亮景彈……”在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戴家鋪小學,學生們在該縣公安局民警張國平的帶領下,一起吟誦描繪遂川“千年鳥道”的詩詞,領略萬鳥競飛、遮天蔽日的生態景觀。
爲保護鳥類資源,維護生態平衡,2024年以來,吉安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清網護鳥”專項整治行動,創新開展“清網護鳥”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通過講好一堂主題宣傳教學、辦好一次作品徵集活動、建立一個校警聯動機制“三個一”等形式,從娃娃抓起,用“大手拉小手”逐步構建起“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全民參與”的生態保護新格局。
播撒愛鳥護鳥種子
“鳥類保護專家每年要對上千只遷徙候鳥進行採樣研究,這些將爲我國甚至國際候鳥研究提供寶貴的科研素材。”近日,在遂川縣戴家鋪小學,民警給學生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愛鳥護鳥宣傳教學課。課後,民警帶領學生們到戶外觀鳥,近距離觀察鳥兒的棲息環境,瞭解它們的生活習性,並現場向大家科普愛鳥護鳥知識。
針對不同學齡段學生認知特點,吉安市公安局統籌各地公安機關開展差異化、針對性宣傳教學。泰和縣公安局通過觀摩生動有趣的圖片和視頻,與學生共同描繪愛鳥護鳥宣傳海報;峽江縣公安局組織學生宣讀《愛鳥護鳥倡議書》,號召每名學生加入愛鳥護鳥的行動中來;萬安縣公安局在學校VR體驗館,通過互動答題遊戲、知識闖關、體驗項目等形式,爲學生介紹常見的各種鳥類及保護級別;井岡山、永豐、永新等地公安民警會同林業專家、野生動物救助站工作人員進校開展科普講座,宣傳野生動物保護法律法規和相關知識,並現場展示如何收容救治受傷鳥類。
活動中,吉安市公安機關建立健全“小學——中學——高校”建立“啓蒙——深化——踐行”三級課程,在幼兒園、小學階段側重趣味科普,主要開展鳥類標本展示、動畫科普;在中學階段側重強化法律教育,組織野生動物保護法、網絡安全法案例教學;在高校階段則注重實踐參與,組織志願者隊伍參與巡護活動。
目前,“清網護鳥”進校園宣講活動已覆蓋全市800餘所大中小學及幼兒園,惠及在校師生10萬餘人。
激發守護自然熱情
“愛鳥護鳥,從我做起,共建生態家園!”在萬安縣第二實驗小學“愛鳥護鳥”文化文藝作品徵集評比活動現場,萬安縣公安局芙蓉派出所民警與學生在橫幅上鄭重簽名,學生們用稚嫩的筆觸一筆一畫地書寫着對未來的承諾,表達保護鳥兒的決心。
活動中,學生們通過參加學校舉辦書法、繪畫、寫作、詩歌朗誦、講故事等愛鳥護鳥主題評比活動,盡情展現自己對鳥類保護的理解和創意,用生動的語言和彩色的畫筆,勾勒出一幅幅溫馨的文明生態畫卷。
“愛鳥、護鳥的前提是知鳥、懂鳥。我們開展‘清網護鳥’進校園目的就是讓學生們從小喜歡鳥兒、熱愛鳥兒,讓愛鳥護鳥的意識蔓延開來,讓愛鳥護鳥成爲全社會的普遍共識。”吉安市公安局治安支隊政委傅衛東說。
目前,吉安市公安機關已聯合96箇中小學校、美術社團舉辦了“愛鳥護鳥”主題文化優秀作品徵集評選活動,讓同學們在潛移默化中提升保護鳥類的意識,進一步激發他們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些學生將成爲守護自然、保護鳥類的生力軍,我們也鼓勵家長們與學生們一起共同參與,從而達到‘教育一個學生、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的輻射效應。”萬安縣實驗二小校長李平華信心滿滿。
凝聚羣防羣治力量
“警察叔叔,我們在路邊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小鳥!”近日,萬安縣兩名小學生拎着一個紅色塑料袋來到當地派出所求助,民警打開一看竟是一隻受傷的國家“三有”保護鳥類——池鷺,而這便是“清網護鳥”進校園實際成效的一個縮影。
“大手拉小手”,愛鳥護鳥一起走。“清網護鳥”專項整治行動開展以來,吉安市公安局把“清網護鳥”進校園宣傳教育活動作爲營造全社會愛鳥護鳥的重要方式,推動各地公安機關健全完善“警校聯動”工作機制,將“清網護鳥”宣傳工作融入“護校安園”“學生上學我上崗”等工作當中,主動邀請在校學生、家長組成志願者隊伍,共同參與到“清網護鳥”集中宣傳和愛鳥護鳥志願巡防工作中來,進一步完善涉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1+N”羣防羣治隊伍建設,形成了全社會參與、羣防羣治的良好局面,爲推動野生動物保護,建設生態文明、守護綠水青山打下了堅實基礎。
截至目前,吉安市公安機關通過4700餘個師生家長微信羣等途徑向公衆推送“清網護鳥”宣傳短視頻、野生動物保護倡議書、違法犯罪線索給予獎勵的公告等信息30萬條,收到羣衆舉報線索60餘條,成功救助受傷鳥類80餘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