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裡的足球娃,來無錫看“蘇超”
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新華日報)
榕江縣朗洞鎮中心校和宜興市東域小學的小球員們在綠茵場上奔跑,以足球架起友誼之橋。 宜興融媒體中心 翟霄帆 攝
□ 本報記者 魏 琳
“蘇超”第九輪無錫隊與徐州隊的比賽現場,迎來一羣特殊的小客人——18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大山裡的足球娃。榕江縣是“村超”發源地,小球員們飛越1600公里來到無錫,以球會友,不僅與無錫的小朋友們切磋球技,還感受了一把火爆出圈的“蘇超”比賽現場氛圍,個個都大呼過癮。
8月16日19點35分,雙方球隊進場,榕江縣朗洞鎮中心校的11名小球員化身牽手球童,在全場2萬多名觀衆的見證下,與球員們並肩步入宜興市體育中心體育場的中央球場。當國歌奏響,國旗冉冉升起,孩子們的足球夢想,也隨之升騰。
人聲鼎沸的看臺上,一抹“貴州風情”格外引人注目。榕江縣的球隊隨行老師,身着絢麗多彩的侗族盛裝、頭戴精巧的侗族銀飾,唱着嘹亮動聽的山歌爲比賽加油。
看一場國內高水平的足球比賽,一直是朗洞鎮中心校足球隊隊長姜宥光的夢想,如今,他夢想成真,激動之情溢於言表。比賽中,他目不轉睛盯着場上激烈的對抗,連連感嘆:“真想上去踢兩腳!”
這支以苗族、侗族孩子爲主的校隊,平均年齡不到12歲,卻是去年榕江縣首屆“班超”的冠軍球隊。無錫之行是他們第一次走出大山,在現場觀戰“蘇超”比賽前,他們還和無錫的小球員們踢了場友誼賽。
在宜興竺西公園球場,榕江縣朗洞鎮中心校和宜興市東域小學的小球員們在綠茵場相會,一場8人制足球賽拉開序幕。奔跑的身影交織在一起,東域隊員們腳法細膩,榕江的孩子們韌勁十足,在陌生的場地“作戰”也絲毫沒有怯場。在場邊此起彼伏、融合各地口音的加油聲中,朗洞鎮中心校隊利用定位球取得進球,以1比0獲勝。
足球架起友誼之橋,文化續寫交融篇章。在無錫的日子裡,榕江縣的小球員們參觀了宜興市博物館、宜興市科技館,以及何振樑與奧林匹克陳列館,品嚐了小籠包、開洋餛飩等無錫特色美食,還收到紫砂壺冰箱貼、水蜜桃等獨具無錫特色的紀念品,對無錫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我還想再來無錫!”這是小球員們共同的心聲。
據瞭解,此次榕江縣足球娃們的無錫之行,源於一場心意同頻的“綠茵援建”。兩個月前,榕江縣接連兩次遭遇特大洪水,“村超”比賽場地的人造草坪被徹底沖毀,使得進入決戰時刻的本年度貴州“村超”和即將開賽的全國“村超”都面臨停擺困境,加上正值暑期旅遊旺季,對於年GDP剛過百億的榕江縣而言,沒有了“村超”就意味着沒有了“流量”和“留量”,將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
得知此消息後,一家無錫企業——江蘇威騰體育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立即伸出援手,僅用72小時,便趕製出8000平方米符合國際足聯標準的耐磨草坪,連同配套的石英砂、減震墊、橡膠顆粒等填充材料,火速送達榕江,僅用8天時間就完成了鋪裝。7月26日,停擺一個月的“村超”以感恩爲主題舉行了重啓儀式。8月2日,“村超”複賽當天,榕江吸引遊客超18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88億元。無錫無償援助“村超”的8000平方米綠茵,穩穩托起了榕江縣的足球夢。
“蘇超”與“村超”,這兩項當下中國最火熱的業餘足球賽事,一個主打城市,一個立足鄉村,因無錫出產的草坪而結緣。不僅助力榕江受災球場“重披綠茵”,無錫還向大山深處熱愛足球的孩子,發出來錫觀賽、研學的邀請,“榕江足球少年無錫行”就此成行,讓孩子們的足球夢走出大山,在綠茵場外看到更大的世界。
行程最後,江蘇省城市足球聯賽無錫賽區組委會動員愛心企業,向榕江縣教育局捐贈了總價值10萬元的足球訓練器材,其中包括專業足球訓練設備、護具等。“我們會把這批器材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幫助學校小球員站上更大的舞臺。”朗洞鎮中心校校長羅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