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刻板印象 嘉大開家將課
嘉義大學與嘉義市知名陣頭團體震安宮「振祐堂」合作,開設「家將文化體驗」課程。(嘉義大學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嘉義市因宗教文化興盛,早年有40多個家將團,被喻爲「家將窟」,由於近年家將文化一度遭誤解與污名化,爲翻轉民衆對家將刻板印象也推廣本土文化,嘉義大學與嘉義市具文資身分的陣頭團體震安宮「振祐堂」合作,開設「家將文化體驗」微學分課程,修課學生除認識家將歷史、臉譜彩繪、法器穿戴、步伐陣法等,也將粉墨登場、扮家將,詮釋現代家將文化。
嘉義大學指出,「家將」源自臺南,後隨着信仰活動發展至嘉義,再由嘉義拓展至全臺,可說是嘉義市最具代表性的民俗藝術之一。這次由應用歷史學系副教授吳建升與民俗學者溫宗翰共同規畫,在通識教育中心開設「家將文化體驗」微學分課程,就是想讓逐漸式微的家將文化重新被認識,進而扭轉大學生對陣頭的既定認知。
吳建升特別選定和「振祐堂」八家將合作,由振祐堂副堂主廖政欽、面師陳建宏及資深師傅李永信等人專業授課,課程歷時2個月,從靜態歷史與文化角度出發,延伸至動態的實地演練,並舉辦成果發表,讓參與學生獲益良多。
廖政欽表示,八家將是融合宗教、藝術與歷史的無形文化資產,但長期受到誤解,透過這門課程,希望讓學生親身體驗家將,理解其背後的信仰與社會意義,進而改變對傳統文化的認知。
企管系碩士班一年級學生葉祐辰修完課程後有感而發,表示不應用刻板印象看待家將,而是透過實際參與,瞭解其歷史脈絡與文化內涵。應用歷史學系三年級學生何秉庭也說,若沒有親身參與,難以體會家將演練的辛苦,透過親自練習,更加理解與尊敬這項百年傳統文化。
嘉大表示,第二梯次課程成果發表預計7日舉行,屆時不但有嘉大學生粉墨登場,展演完整家將陣法與儀式流程,也會安排文化導覽解說,讓各界同見證學生學習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