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中國大陸AI聚焦效率及市場應用 四臺股受惠
摩根士丹利證券(大摩)發佈「中國大陸人工智慧(AI):沈睡的巨人覺醒了」報告指出,中國大陸將限制轉爲機會,避免使用昂貴的運算資源,而是聚焦於效率。AI商機由硬體轉移到應用時,60家大中華企業可望受惠,包括聯發科(2454)、祥碩、致茂、臻鼎-KY等四家臺廠。
這篇報告長達97頁,動用大摩16名專家。大摩在報告中開宗明義指出,中國大陸專注於AI如何大規模推動工業轉型,並將限制轉化爲機會。大陸採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將戰略、生態系統、規格標準及產業特定創新結合已經強大的基礎設施,有助於釋放AI在中國大陸的潛力。
大摩指出,中國大陸正在運用數量明顯減少的硬體,來開發尖端的AI功能,重新定義對運算力需求的預期。中國大陸採取的是效率驅動策略,DeepSeek R1及許多新推出的開源模型提供多元化的AI機會,而不是採取更資本密集/高效能的已成形AI模型,這也是一條不同的投資回報路徑。
大摩表示,受到美國限制的影響,中國大陸避免使用昂貴的運算資源,轉而聚焦效率。美國限制是近期的逆風,但中國大陸企業一直專注於開發更高效、更便宜的AI技術,因爲早已體認到,中國大陸在高效能AI運算方面要追上美國需要時間。
隨着AI價值從硬體轉移到應用層面,大摩認爲中國大陸能繼續成功將AI應用推向市場並且改造產業。企業如果擁有獨家數據,將獲得龐大的超額回報,特別是能提供每秒符元(token)服務(即提高每秒處理資訊速度的能力)的企業,此時AI賦能者已過了高峰期。
大摩指出,最偉大的公司都是在這樣的時代誕生。雖然全面評估仍爲時過早,但大摩點出60家企業,以發掘在AI運用、創新、投資及市場佔有率領先的公司。其中,臺股有四家,包括聯發科、祥碩、致茂、臻鼎-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