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摩:本季 iPhone 產量躍進 按讚臺積、鴻海、大立光等六臺廠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出具「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報告中,預測第3季iPhone產量爲5,000萬支,較第2季的4,650萬支季增近8%。路透
摩根士丹利(大摩)證券在最新出具「大中華科技硬體產業」報告中,預測第3季iPhone產量爲5,000萬支,較第2季的4,650萬支季增近8%。臺廠中,看好臺積電(2330)、鴻海、大立光等六大臺廠,均給予「優於大盤」評級。
大摩臺灣區研究部主管施曉娟指出,根據供應鏈訪查,第2季iPhone產量預估數爲4,650萬支,大體符合預期,較首季減少7%,較去年同期則增加19%。其中,季減幅相對較小的主因,是客戶因應美國關稅而提前拉貨。
展望第3季,預估單季iPhone產量爲5,000萬支,季增近8%、年減7%。由於相關零組件廠自6月起已開始爲iPhone 17進行生產及備貨,帶動零組件出貨成長將略高於季節性水準,據此推測iPhone 17 新機將於8月開始組裝出貨。
而在iPad方面,由於返校潮效應的促銷活動帶動現有 iPad機種持續出貨,施曉娟估計第3季整體iPad生產量約爲1,400萬臺,季減3%、年減10%。
對應到臺系供應鏈,隨新機出貨挹注,包括臺積電、鴻海、大立光、玉晶光、聯詠、臺達電等個股,大摩均相對看好,六檔個股都給予「優於大盤」評級,其中臺積電更列首選(Top Pick)標的,目標價看1,288元。
臺積電預計今年下半年開始量產2奈米制程,月產能今年將擴增至4萬至5萬片、2026年底達到9萬片規模。首家導入客戶爲美商蘋果(Apple),預計今年第4季將用於Apple Silicon與自有云端運算需求。
鴻海方面,大摩指出,儘管匯率不利於第2季財報,但云端與網通業務可望隨GB200機架持續出貨而逐季成長,預料將成爲下半年成長主力;而iPhone 17系列的推出亦有助攻效果,因此維持「優於大盤」評等,目標價200元。
此外,大摩看好Apple Intelligence與下半年新款iPhone的推出,將成爲大立光的成長催化劑,帶動光學元件需求上升;除智慧機外,AR、AI智慧眼鏡與人形機器人業務長線估值具想像空間,因此評等「優於大盤」,目標價2,800元。
延伸閱讀
第2季智慧機出貨成長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