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廟主委的孫子觸電OHCA 醫消聯手宣導把握黃金急救4分鐘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張祐禎說,當有人心跳、呼吸停止時,第一時間由目擊者或身旁民衆進行胸外按壓,可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率與康復機會。記者邱瑞傑/攝影

基隆市一家大廟主任委員的孫子在商旅大廳維修空調時觸電失去呼吸心跳。商旅員工馬上爲他做心肺復甦術(CPR),消防員抵達接手,送醫救回。醫院和消防局用這件個案宣導民衆,意外發生後的前幾分鐘,儘快施行CPR是決定生死的關鍵。

基隆市消防局「119」救災救護指揮中心,今年7月21日下午接獲報案,全市樓層最高商辦、信一路麗榮皇冠有人觸電,現場人員施以CPR,等待消防員到場接手急救,再急送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救後,轉入加護病房。傷者是20多歲男性,最後康復出院。

部基和消防局日前聯手這起把握急救時機,救回人命範例,呼籲民衆提升急救意識,不僅能保護自己與家人,也能共同守護社會安全。

部基表示,發現有人突然倒地失去意識,應立即遵循「叫、叫、壓(CPR)、電(AED)」4步驟。第1個叫是呼喚,輕拍病人檢查反應。第2個叫是救,叫人打119、叫心設法取得AED和找幫手。按是在兩乳連線中點壓胸骨、每秒2下用力壓、深度至少5公分、壓胸回彈莫中斷。第4個電是若取得AED(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依照儀器指示進行急救,無法取得則持續胸外按壓,直到救護人員接手。

急診醫學科醫師張祐禎說,當心體心跳、呼吸停止時,若沒有及時進行CPR,每1分鐘病人的存活率就會下降7至10%。若能在第一時間由目擊者或身旁民衆,立刻進行胸外按壓,可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率與康復機會。

消防局緊急救護科科長王君維表示,CPR並非救護或醫護人員的專利,一般民衆也能在簡單訓練後正確操作。最重要的是要勇於行動,不必擔心技巧不夠完美,只要願意伸出雙手壓胸,就能替患者爭取寶貴時間,等待專業救護人員到達。

部基心臟科主任林威辰說,這名男子收入加護病房後,醫療團隊醫治、觀察、追蹤,隔日意識及生命徵象恢復良好,2天后轉至普通病房,安排各項檢查、評估各項器官與功能安全,一週後出院,回診確認已經痊癒,未見有任何後遺症。

部基院長林時齊表示,如果有急救課程,民衆可以報名學習,遇到緊急狀況也要勇敢地挺身而出。因爲爲人按壓急救會累,希望大家都來學,並不難,必要時可以相互接替,持續按壓,救人性命。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和基隆市消防局聯手用把握急救時機,救回人命範例,呼籲民衆提升急救意識,不僅能保護自己與家人,也能共同守護社會安全。記者邱瑞傑/攝影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和基隆市消防局聯手用把握急救時機,救回人命範例,呼籲民衆提升急救意識,不僅能保護自己與家人,也能共同守護社會安全。記者邱瑞傑/攝影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急診醫師張祐禎說,當有人心跳、呼吸停止時,第一時間由目擊者或身旁民衆進行胸外按壓,可大幅提升病人存活率與康復機會。記者邱瑞傑/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