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怎麼看大罷免
(圖/人民網)
臺灣史無前例的第一輪「大罷免」投票7月26日落幕。幾個月來,藍綠陣營全力動員,罷免與反罷免團體之間劍拔弩張,彷彿2028大選提前開打。這麼熱鬧的政治戲碼,對岸當然不能缺席。大罷免前夜,陸委會發言人樑文傑聲稱中共對這次大罷免非常嚴肅看待,力道不輸給總統大選,並且強調罷免是臺灣人自身的事情,「中共不要把手插進來。」然而,賴政府似乎高估了大罷免的影響力。在大陸看來,大罷免就是一場政治鬧劇,無論成功與否,都無法改變兩岸關係的走勢。
首先,大罷免在大陸社會並非熱點議題。的確,一個月前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曾就大罷免公開表態,批判賴政府假借民主之名行獨裁之實,大搞政治惡鬥,無所不用其極地打壓在野黨,並呼籲臺灣民衆堅決反對民進黨當局的政治操弄。對此樑文傑嘲諷朱鳳蓮形同臺灣在野黨發言人,國民黨也對大陸力挺反罷免避之唯恐不及。其實,國臺辦上述表態的背景是有臺灣記者提問,大陸如何評論民進黨將此次投票定調爲「反共護臺」。換言之,該議題也只是在涉臺輿論場上小範圍發酵。相比大罷免攪得臺灣社會雞犬不寧,絕大多數大陸民衆可能聽都沒聽說過這件事。
其次,大罷免讓大陸輿論看破臺灣民主的惡質。在民主議題上,無論朝野都對大陸有強烈的優越感,賴政府還向對岸「炫耀」選舉罷免爲民主國家賦予人民的基本權利。殊不知大陸輿論根本就將大罷免視爲政治鬧劇。一則隨着大陸的快速發展和民衆的逐漸成熟,臺灣採用的西式選舉制度在大陸社會早已祛魅。相比徒有其表的「民主政治」,大陸輿論顯然更重視全心全意爲人民服務的「民心政治」。二則剛當選一年多的立法委員僅僅因政見不同就被提起罷免,而且是集體圍剿,執政黨簡直視民主爲兒戲。如果罷免成功,接下來還要補選,臺灣就一直圍着選舉轉,治理則一塌糊塗。如果罷免失敗,在野黨立委不用擔心再次遭罷免,一定會對民進黨加倍奉還,臺灣政壇將永無寧日。
再次,大罷免改變不了兩岸關係的走勢。民進黨將本爲臺灣內部事務的大罷免上綱上線爲「反共護臺」,本質上只是宣傳策略或者動員技巧,既反不了共,也護不了臺(獨)。最近,《人民日報》刊發大陸學者王英津文章,對民進黨喜歡掛在嘴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從未統治過臺灣」的論調發起攻擊。無論民進黨在大罷免中是否大成功,也動搖不了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意志。
最後,儘管大陸社會總體上並不關注大罷免,但不少關心兩岸事務的大陸網友發帖希望大罷免成功。當然,這絕不意味着大陸網友支持民進黨,相反他們的邏輯是民進黨越是大權獨攬,謀「獨」挑釁越是肆無忌憚,北京就越有理由加速統一。這一思路跟一些大陸網友去年期待賴清德當選如出一轍。
當民進黨習慣性地凡事操作「抗中保臺」時,一些對岸民衆卻寄希望於大罷免成爲統一的催化劑。這恐怕是賴政府始料未及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