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稀土是反制美國王牌?內行人提醒1點

比美國先進20年,但陸稀土業要居安思危。圖爲福建(龍巖)稀土工業園區是福建省唯一以稀土命名的專業園區。(福建日報)

香港英文《南華早報》20日報導,稀土管制被廣泛視作中國大陸對美博弈的「反制王牌」。大陸在稀土等關鍵礦產供應鏈上佔絕對主導地位,美國尤其在重稀土分離提純技術上,落後中國20年。儘管美國試圖通過「礦產外交」等方式擺脫對華依賴,但短期內難以撼動中國地位。

不過也有業內分析人士提醒,中國需在保持優勢同時居安思危,加強基礎研究和人才培養以防範長期風險。

報導稱,雖然中美達成協議暫緩關稅戰,但中國仍在加強對稀土等關鍵礦物的供應控制,能隨時切斷美國的獲取管道。

就在3月中旬,香港海關破獲一起重大戰略資源走私案,在北部邊境貨場截獲僞裝成普通醫療設備的25噸銻錠,走私分子試圖用鋁箔遮罩檢測運往美國。銻是一種用於製造先進軍事裝備的稀有金屬,去年以來被中方嚴控出口。

幾周後,廣西媒體也報導類似事件。根據廣西南寧海關發佈的「情況說明」,3月18日一公司按程序向海關申報1票出口泰國的貨物焊錫膏,外包裝標註「低溫錫膏」,內包裝標籤顯示「錫鉍合金」,用途爲電子焊接用。經查驗檢測,該批焊錫膏鉍含量爲55.3%。

儘管鉍屬於氮族元素,不屬於稀土,但根據有關規定,出口該批含鉍的貨物需向管理部門申領出口許可證件,因公司無法提供該證件,海關不予放行。

《南華早報》解讀,這些案例表明,全球高科技製造商尤其是美國製造商,正面臨巨大壓力。中國在貿易戰中限制關鍵礦物出口,稀土等戰略資源正成爲其制衡美國的最有力籌碼。分析顯示,美國約70%的稀土依賴中國進口。近月來,中方已將十餘種戰略礦物納入出口管制,作爲對美關稅的反制。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估算,單架F-35戰機就需消耗417公斤稀土材料,五角大廈用於製造飛彈制導系統的稀土磁體戰略儲備僅夠維持18個月。「在動態貿易緊張局勢中,稀土已成爲關鍵變數。關鍵礦物確實至關重要。」

中方管制措施已對全球市場造成顯著影響,部分稀土元素價格飆升逾200%,達到每公斤3000美元。

美國科技公司也感受到影響。在最近財報電話會議上,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承認,稀土磁鐵短缺正在影響該公司人形機器人研發工作。

一些公司已採取極端措施應對供應短缺。《南華早報》看到公司內部文件中,一家美國製造商表示,其供應商曾試圖在沒有所需出口許可證情況下將稀土運出中國,但至少有一批貨物被中方截獲。

根據中美日內瓦達成的協議,中方同意暫停4月2日後的「非關稅反制措施」,但實際控制仍在加強。

值得注意的是,中方近期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的專項行動似乎暗示未來出口管制不會輕易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