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設「臺灣光復紀念日」 國臺辦:習近平親自決策

大陸昨天在北京舉行「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大會」,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發表最新對臺論述,表示和平統一後臺灣經濟發展、能源資源保障、基礎設施建設、安全保障、對外交往、民生福祉、精神文化生活「會更好」。

作爲今年大陸所謂「三個八十週年」中最後一場「促統」大戲,北京人民大會堂昨舉辦「紀念臺灣光復八十週年大會」,統戰部長李幹傑主持,王滬寧出席講話,中共中央外辦主任王毅、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等出席,臺方有統一聯盟黨的榮譽主席戚嘉林、紀欣,和前立委邱毅等。

王滬寧說,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展示大陸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一箇中國原則」、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

大會安排臺盟中央主席蘇輝、臺灣勞動黨主席吳榮元、臺灣青年楊品驊、大陸全國青聯主席徐曉四名「兩岸同胞代表」發言,大會有約五百人蔘加,除中共黨政軍代表、各界代表、港澳臺和僑胞代表,還有外國使節等。

接着,陸方在釣魚臺國賓館舉辦設立臺灣光復紀念日招待會,大陸國臺辦主任宋濤表示,設立紀念日是習近平主席親自決策,是維護「一箇中國原則」、反對「臺獨」分裂和外來干涉的有力行動。

陸委會表示,兩岸關係癥結在於制度差異,中共所謂「統一後的好處」對臺灣人民毫無吸引力。

學者:補「國際一中」法理

大陸學者表示,此舉已上升到長遠戰略高度。臺灣學者稱,大陸以「法理鏈條」試圖補上「國際一中」的法理。

北京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李義虎表示,大陸在十五五規畫建議和二○三五年遠景目標,都已把兩岸關係與國家統一列入整體規畫,這凸顯中共中央對兩岸問題的重視,「已上升到長遠戰略高度」。

政大國關中心主任王信賢表示,大陸人大常委會以法律的形式來確定臺灣光復紀念日,是對臺法理鬥爭的一部分,這次提到依據「憲法」,值得思考其意涵。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