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狂拋20兆美債掀巨震!專家揭英國拚命撿 洗牌內幕曝光
美債流向受關注。(示意圖/達志影像/shutterstock)
美國總統川普上臺後,各國爲了降低對美元過度依賴的風險,紛紛調整美債持有部位,其中動作最積極的莫過於大陸,原持有逾一兆美元的美國國債,如今已降至7307億美元,這幾年減持高達5842億美元(摺合19.29兆新臺幣),從過去的最大持有國退居第三。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在臉書發文指出,大陸拋售的美債,其實流向了英國。
謝金河回顧,2021年時大陸特有美債1.3149兆美元,是世界最大的美債持有國,其次是日本的8849億美元,英國那年美債部位只有1410億美元,排名和臺灣在伯仲之間,當時臺灣是1476億美元,略勝一籌。
然而短短數年後,格局出現劇烈變化。謝金河表示,日本如今成爲美債最大持有國,部位到1.1514兆美元,英國躍升至第二,持有美債8993億美元,臺灣也上升至2998億美元,成爲美債第十一大國,遠超過南韓的1222億美元,數字變化凸顯資金流向的轉移。
若與2021年相比,大陸減持美債5842億美元,日本反而增加2665億美元,英國則暴增7583億美元,日本與英國合計增加1.0248兆美元,恰好承接大陸拋售的規模,外國人持有美債總額仍達8.526兆美元,屢創新高。謝金河分析,這也顯示資金僅是易手,而非憑空消失,猶如「物質不滅定律」的寫照。
至於大陸拋售美債後的資金去向,謝金河指出,答案很可能是黃金。近年來,各國央行的黃金儲備佔比正逐步從一成攀升至三成,而大陸是其中最積極的參與者,使黃金價格持續走揚,進而帶動白銀行情。大陸民衆與官方皆在加碼囤金,如今市場甚至預期金價上看四千美元,這讓過去多年買進黃金的大陸民衆大爲振奮。
謝金河文末總結,大陸長期希望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此路仍十分漫長,黃金或許只是過渡角色,並非終點。然而在大陸美債持有部位明顯下降之後,未來如何配置資產、是否會再度調整策略,仍是值得觀察的重要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