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軍演海防受關注 臺西文史團體整理沿海碉堡資料

大陸軍演海防受關注,雲林縣臺西文史團體整理沿海碉堡資料。(張朝欣攝)

大陸軍演海防受關注,雲林縣臺西文史團體整理沿海碉堡資料。(張朝欣攝)

早年兩岸局勢緊張,爲防禦海岸線,國軍海防單位在雲林縣臺西、口湖等沿海鄉鎮設置許多碉堡,經過時空變遷,目前尚殘留10餘個廢棄碉堡,臺西藝術協會6日表示之前曾藉由碉堡位置研究海岸線的變遷,如今大陸軍演,再度喚起大家對海防的關注,因此將進一步整理沿海碉堡資料,作爲歷史的見證。

臺西鄉位於臺灣最西端,可說是本島的國境之西,早年有許多碉堡沿着海岸線興建,並有木條與鐵絲網構成的「鹿寨」,用以防禦、阻礙敵軍登陸,如今「鹿寨」等防禦工事早已隨着養殖漁業的發展而消失,但碉堡卻因移除不易而保留下來,成爲歷史的見證。

臺西藝術協會創會會長丁仁桐表示,以往碉堡均有國軍駐守,但隨着海防任務的取消,這些碉堡已人去樓空,經長時間日曬雨淋,顯得破舊不堪,但也因此留下歲月與歷史的痕跡。碉堡也記錄填海造陸後海岸線的外推,讓碉堡位置從海岸變成內陸的過程,協會之前即以碉堡位置研究海岸線的變化。

丁仁桐說,如今大陸軍演海防受關注,這些碉堡再度引起注意,協會因此規畫一系列的碉堡資料整理,希望藉由這些殘破但屹立不搖的碉堡身影,讓大家瞭解早年兩岸局勢緊繃時的軍備情況、局勢緩和後海防的改變,以及現今軍演情勢緊張的歷史變遷。

另外,口湖鄉保有相當罕見的大型機槍碉堡,位於金湖村「馬蹄蛤主題館」旁,此碉堡高約3.5公尺、直徑約3公尺,地下有深達3公尺的地下室,作爲官兵的辦公室與寢室,漁業署認爲這座機槍堡極具特色,補助經費改建爲涼亭,成爲遊客打卡景點,也記錄早年口湖地區海防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