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產客機」致命困境 買下波音、空巴千架飛機之後

中國在汽車和高鐵等領域已成功趕超西方工業技術,但製造民航客機依然是中國的弱項。(圖/shutterstock達志)

中國在汽車和高鐵等領域已成功趕超西方工業技術,但製造民航客機依然是中國的弱項。稍早有消息指中國籍航空公司打算向波音公司和空中巴士訂購近千架新飛機,令此一困境再次浮出水面。

自2008年成立以來,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累計交付飛機不到200架,用戶主要爲同屬國企的國內航空公司。爲了減少對客機雙寡頭空巴和波音的依賴,中國已努力多年並投入數十億美元的資金。

事實上,中國商飛今年可能無法按計劃交付約75架飛機。外媒指出,「任何新增的波音或空巴窄體客機訂單,都將對中國商飛的雄心造成打擊」。

C919高度依賴西方製造的零組件,包括來自美國的零組件。在中美貿易爭端中,總部位於上海的中國商飛一向是被針對的目標。

此前,美國限制對中國出口噴氣發動機等關鍵零組件,這殃及中國商飛的增產計劃。單通道客機C919主要採用其他製造商的定製版零組件,例如法美合資企業CFM國際公司提供的發動機。

據Cirium,中國商飛計劃今年製造並交付多達75架飛機。截至8月中旬,該公司今年僅向中國客戶交付五架C919飛機。中國三大航空公司:中國國航、中國南方航空和中國東方航空預計中國商飛今年將向其交付合計32架C919飛機。

中國商飛另一款已投入營運的飛機是體型較小的支線飛機C909,同樣主要由國內航空公司以及印尼TransNusa航空運營。

航空諮詢公司Cirium資深評估經理Lionel Olonga表示,「中國商飛對空巴和波音而言目前仍是替補角色。到2030年代中期,它可能具備足夠產量,讓航空公司在更新窄體飛機時可能會轉向C919。」

新加坡Alton航空諮詢公司董事Alan Lim表示,客機的研發和生產是難度最高的領域之一,而中國商飛仍是該領域的一個新手;從長遠來看,隨着C919積累安全運營記錄,它可能具備挑戰雙寡頭壟斷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