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雲龍:“麻香”產業拓寬致富路
近年來,大理州雲龍縣功果橋鎮因地制宜、科學謀劃,充分利用山地、氣候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花椒產業,促農民增收、產業增效,真正讓“綠水青山”成爲“金山銀山”。
每週四是功果橋鎮民主村魯莊的趕集日。進入7月,到了花椒採摘期,魯莊街就成了功果橋鎮重要的花椒集散地。凌晨6點半,天剛矇矇亮,來自四面八方的花椒種植戶和花椒收購商就已經齊集於此,大家討價還價,算賬、轉賬、付款,花椒交易市場一片繁忙。“我們來魯莊收花椒已經10多年了,這邊的花椒品質好、麻味足、香味足、顆粒大,外省的老闆也相當喜歡。我們每個街子天都過來收,乾果、鮮果都收。每一個街子都要收3、4萬元的花椒,量多的話到7、8萬元,10萬元。”花椒收購商李江楊介紹道。
目前,功果橋鎮民主村花椒種植面積在6300畝左右,是遠近聞名的花椒種植大村,每到花椒收穫季節,附近的保山、永平、甚至貴州等地的收購商都到這裡來收購花椒,周邊的種植戶也到這裡銷售花椒。今年較去年,價位穩中有升,根據品種、質量的差別,鮮椒8.5元到10元、幹椒40元左右不等,“麻香”產業拓寬致富路。“我們家一年採摘200多斤乾花椒,今年價格也算可以,乾花椒30元到40元一市斤,這個客戶我們已經打交道20多年了,我的花椒基本是賣給他的。”功果橋鎮核桃坪村花椒種植戶楊蘇楠樂呵呵地說道。
與民主村相鄰的功果村奇珍家庭農場的花椒基地裡,紅彤彤的花椒,一團團、一簇簇綴滿枝頭。山風拂面,一股股濃郁的椒香撲鼻而來。工人們提籃挎籠,正忙着採摘花椒,山間傳來一陣陣豐收的笑聲。在花椒採摘季,來自蘭坪、保山、怒江和縣內周邊鄉鎮的40多名羣衆在這裡務工,包吃包住,每天有100元左右的收入。
據悉,功果橋鎮奇珍家庭農場花椒基地已栽種20多年,面積300多畝,總產值30多萬元,花椒採摘季每天都有40多個工人在採摘,8月中旬採摘結束,外地客商直接上門收購,不愁銷路,每年支付務工人員工資在12萬元左右。“今年是我第5年來採摘花椒了,每天收入100多元,還包吃包住。”“我來了一個多月,每天能採30斤至40斤,等採摘結束收入應該將近4000多元。”說起採摘花椒收入,花椒採摘工人張春會、田小如一下子就打開了話匣子。
據云龍縣功果橋鎮功果村監委主任蒲毅霞介紹,花椒是功果村的主要支柱產業,總面積5000畝,年產值在500萬元左右,在花椒採摘季節可以有效帶動周邊羣衆務工增收,每年帶動勞動力800餘人,聯農帶農作用不斷增強。
花椒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素有“調味之王”的美譽。除此之外,花椒還有驅寒、祛溼等藥用價值,在全國各地多有栽種。目前,功果橋鎮全鎮種植花椒已達3萬多畝,掛果面積在2萬畝以上,2025年花椒總產值預計可達1100多萬元。(李繼明 楊志平 李永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