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時評:增強信心,民營經濟邁向“新的春天”
(原標題:大江時評:增強信心,民營經濟邁向“新的春天”)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金融監管總局、市場監管總局等多部門表示,今年將出臺多項舉措,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今年將進一步破除民營企業市場準入門檻,持續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民營企業公平開放,支持民營企業積極參與“兩重”“兩新”,加力解決拖欠民營企業賬款問題;繼續下大力氣解決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民營經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是黨中央的一貫方針,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是長久之策。從歷史來看,40多年前,改革開放一聲“春雷”,爲民營經濟快速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40多年來,我國民營經濟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伴隨改革開放偉大曆程蓬勃發展起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信心賽過黃金,發展永無止境。在當前民營經濟的發展過程中,也面臨着一些困難和挑戰。這裡面,既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衝擊,也有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困境、相關政策措施落實有待加力等問題。機遇總是和挑戰同生並存,要繼續在風雨中壯大,最需要的就是堅定信心、團結一心。
看發展基礎,全國登記在冊民營企業數量超過5500萬戶,民營企業在企業總量中的佔比在92%以上,我國民營經濟已經形成相當的規模、佔有很重的分量。看發展舞臺,我國擁有14億多人口的超大規模市場,特別是隨着“兩新”政策加力擴圍實施,民營經濟發展正迎來更大發展空間。多維度來看,民營經濟發展有基礎、有底氣、有保障,只要堅定信心、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我國民營經濟必將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政策千萬條,落實第一條。當前,紮紮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各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醞釀打出政策“組合拳”: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將堅決防止違規異地執法和趨利性執法;工業和信息化部表示,將推動出臺更多普惠性針對性政策舉措,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做優做強,到2026年累計重點支持5000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高質量發展;金融監管總局表示,將加大民營小微企業的首貸、續貸、信用貸支持力度;市場監管總局表示,將深入實施註冊登記便利化改革,推行企業全生命週期服務……一系列極具針對性、長短結合的舉措,既注重解決企業的短期困難,又着眼於中長期體制機制的改革完善,必將爲民營企業發展破除障礙、加油賦能。
潮頭登高再擊槳,無邊勝景在前方。行進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上,只要政策給力、企業努力,不斷增強發展的信心和底氣,民營經濟就一定能邁向“新的春天”,在創新發展、產業升級、社會責任等多方面書寫嶄新篇章。
(大江時評特約評論員 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