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戶、中實戶交易人數具上升空間 有望挹注臺股資金動能
第2季臺股風浪大,但投資人積極在波動中尋找投資機會。根據證交所數據顯示,第2季臺股季成交金額在1億元以下的交易人數連3季成長,季成交金額達到億元的交易人數也止跌回升,顯示不僅散戶持續看好臺股後市表現,大戶及中實戶也逐步迴歸。
統一投信表示,第2季大戶及中實戶交易人數回溫,但依舊低於近5年平均,後市成長空間大,有機會爲臺股提供資金動能。投資人可以利用優質的主動式ETF佈局臺股,靈活性相對高,有機會在震盪盤勢中獲取超額報酬*。
根據證交所6月底資料,從去年第2季開始,臺股散戶(季成交金額1億元以下)交易人數皆維持在500萬人以上,今年第2季爲526萬人,僅次於去年第3季的551萬人。去年第3季臺股創新高,大戶(季成交金額5億以上)及中實戶(季成交金額1~5億)獲利了結後轉爲觀望,使交易人數下滑。雖然今年第2季交易人數止跌回溫,分別達2,663人及2.32萬人,但距離歷史高點仍有一段距離,也低於近5年各季平均。
統一投信表示,據證交所6月底統計,以近5年的各季平均來看,臺股大戶及中實戶交易人數約爲3,119人及2.61萬人,近5年大戶交易人數最高的5個季度,最低在3,500人以上,最高甚至逼近6,000人。中實戶方面,前5大季度中,交易人數最低也有3萬人,歷史最高則達到4.88萬人。依目前交易人數水位,只要大戶及中實戶持續歸隊,未來資金動能還有機會持續成長,有利臺股後市表現。
主動統一臺股增長ETF(00981A)基金經理人陳釧瑤表示,臺股短線高檔震盪,將以個股表現爲主。近期臺股企業陸續公佈財報,部分類股營運基本面穩健,獲利仍表現亮眼,使匯損因素呈現利空不跌。因此,選股首重長線向上趨勢確立,而且獲利持續上修的族羣。以AI供應鏈來說,在市場需求強勁背景下,企業獲利預期上修,使資金持續集中相關類股,推升股價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