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過疫苗仍感染麻疹?專家示警:小心「免疫失憶」

臺灣麻疹疫情、瘧疾都紛紛創下近年感染新紀錄,疾管署最新公佈,國內上週新增一例本土麻疹個案,曾接種兩劑麻疹疫苗仍感染。 (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臺大公衛學者陳秀熙表示,WHO已經呼籲加強全球投資,推動檢測工具與新藥研發,並建立落實方案應對真菌耐藥危機。(圖取自直播網路)

臺灣麻疹疫情、瘧疾都紛紛創下近年感染新紀錄,疾管署最新公佈,國內上週新增一例本土麻疹個案,曾接種兩劑麻疹疫苗仍感染。臺大公衛學者陳秀熙指出,全球傳染病風險持續上升,尤其麻疹會讓病患發生「免疫失憶」,讓所有免疫細胞失去原先抵抗其他病毒感染的記憶性,要修正終身免疫的觀念,且WHO也首度發佈真菌感染檢測與治療報告,警告全球侵入性真菌感染的藥物與診斷工具嚴重不足,對癌症治療等免疫低下族羣威脅日增。

疫後境外旅遊夯,疾管署最新疫報指出,上週新增1例本土桃園市的20多歲男,發燒、喉嚨痛多次就醫後才檢驗陽性確診,感染源不明,且過去曾接種2劑麻疹疫苗,仍發生突破性感染。今年至今國內累計22例麻疹病例,其中14例個案都是越南境外移入個案,創下六年來同期最高紀錄。

臺大公衛學院流病及預醫所教授陳秀熙表示,疫後全球傳染病風險持續上升,英國結核病病例自2023年4850例,增至2024年達5840例,加上抗藥性菌株增加,治療成功率由75.5%驟降至59.7%,尤以兒童感染病例數量增加最多。

麻疹部分,全球都快速爬升,美國德州截至3月已逾600例,2名兒童病逝,多數感染者未接種疫苗,越南也超過4千多名病例。陳秀熙表示,麻疹傳播速度1人可傳18人,類似感冒症狀,兒童沒有接種疫苗容易致命,每1千名會有1~3名兒童致命。

陳秀熙指出,麻疹感染長期效應會發生免疫失憶,讓所有免疫細胞失去原先抵抗其他病毒感染的記憶性,把免疫細胞的記憶全部剔除,造成其他呼吸道免疫體系無法對抗過去已經認識的病毒,因此過去感染過或接種過的族羣都可能再感染,要修正終身免疫的觀念了。

陳秀熙進一步,WHO近日首度發佈真菌感染檢測與治療報告,列出「真菌優先病原體清單(FPPL)」,其中包括念珠菌與麴菌等高致死率病原體。

新冠後發現,新冠後全球都發現真菌疾病變多,美國監測護理之家皮膚病原體監測,發現住民皮膚都存在黃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都是會嚴重容易引起抗生素抗藥性的細菌,且不同護理治家之間,都流行同一種菌株。

由於檢測方式昂貴且侷限於高階實驗室,低收入國家難以受益,導致確診延誤。WHO呼籲加強全球投資,推動檢測工具與新藥研發,並建立落實方案應對真菌耐藥危機。

陳秀熙表示,真菌不斷增加,尤其對癌症治療或HIV感染等免疫低下族羣威脅日增。臺灣需要密切監控,尤其是麻疹、結核病等,尤其臺灣結核病雖發生率下降到30%,但仍是中盛行率的國家,加上外籍移工、勞工的增加,可能也會受到影響,一定要持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