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谷翔平「陰影區域」數據出爐 打者佔便宜、投手吃虧
▲道奇大谷翔平。(圖/路透)
記者胡冠辰/綜合報導
隨着2026年大聯盟將全面導入「機器人主審」制度,《Baseball America》在最新報導中揭示了2025年賽季「陰影區域(Shadow Zone)」判定數據,點出了誰在現行的人工判決中吃盡苦頭,又有哪些人因而獲益;焦點人物大谷翔平,同時以打者與投手身份上榜,數據呈現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所謂「陰影區域」,是由Statcast系統定義的好球帶邊緣範圍。它包含好球帶內側再延伸一顆球,以及外側再延伸一顆球的距離;簡單來說,就是最容易引發爭議的「邊角球」地帶。
在比賽中,若打者沒有揮棒而是選擇站着看球,卻被主審判定爲好球,這就稱爲錯過球,因此,陰影區域的判定直接影響打者與投手的表現。
2025年賽季中,針對至少見過100顆陰影區域球的打者,數據顯示巨人弗洛雷斯(Wilmer Flores)最爲不幸,高達55.2%的錯過球被判爲好球;道奇的金慧成也有52.38%,這代表他們明明沒有揮棒,但大量邊角球被判成好球,對打擊表現極爲不利。
反觀選球能力優秀的遊騎兵席格(Corey Seager),其見逃好球率僅 26.82%。數據也顯示,大谷翔平作爲打者僅35.23%的邊角球被判爲好球,顯著低於MLB平均的 42~43%,可說是相對「幸運」的一方。
在投手方面,情況與打者相反。數據顯示,從巨人轉戰大都會的羅傑斯(Tyler Rogers)最受判決照顧,其陰影區域的見逃好球率高達 57.51%;意思是,他的邊角球多半會被主審判成好球,對投球表現幫助巨大。
相對國民隊的薩拉查(Eduardo Salazar)則是最吃虧的投手,見逃好球率僅30%;至於大谷翔平,作爲投手時僅37.68%的邊角球能獲得好球判決,顯示他在投手端反而「不佔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