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飛機「最髒的不是馬桶」專家教防菌4招:機上的水別用
飛機上最髒的不是馬桶,專家提醒自備乾洗手、防菌才安心。(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出國搭機除了怕班機延誤,也擔心在機上感染「看不見的細菌」,專家提醒,飛機上最髒的地方並非馬桶,而是廁所的水龍頭、門把與鎖頭,建議旅客避免飲用機上的茶與咖啡,洗手則改用自備的乾洗手或消毒溼紙巾,爲降低風險,也可選靠窗座位減少接觸人潮,登機後先擦拭桌板、扶手與螢幕,並打開頭頂出風口,保持氣流流通,纔能有效減少感染機會。
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曾針對航班抽樣調查,發現飛機廁所中最髒的地方不是馬桶,而是水龍頭與把手,因馬桶會定期清理,但水龍頭、門把、鎖頭這些經常被乘客觸碰的部位,卻往往成爲細菌溫牀。
報導指出,2017年研究顯示,航班提供的冰塊中檢驗出50多種細菌;2019年紐約城市大學亨特學院更檢測出多家航空公司機上用水含大腸桿菌,專家建議,飛機上的茶與咖啡最好避免飲用,洗手也別直接使用機艙水槽的水。
另食品安全專家哈欽斯(Hutchings)表示,最好的清潔方式是用肥皂配上乾淨的水,但如果飛機上的水不乾淨,直接用酒精幹洗手會比洗手更安全。
專家建議,買飛機座位選靠窗,能減少走道人潮接觸,降低飛沫與細菌傳播的機率,登機後先擦拭座椅桌板、扶手與螢幕等高頻接觸區域,且最好隨身攜帶酒精等消毒溼紙巾,以取代廁所的水源,另外可打開頭頂出風口,保持氣流流通,避免空氣滯留。
專家強調,細菌未必馬上導致疾病,但若在旅途中染上腸胃炎或呼吸道感染,恐怕會讓整趟行程泡湯,因此一瓶乾洗手,就能在長途飛行中提供最實用的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