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不倒?許家印、釋永信這樣屢破紅線的,越大越要倒!
許家印和釋永信這兩位,算是把"盤子越大越敢作"的戲碼演得明明白白。最後摔得那麼驚天動地,不是運氣不好,是紅線這根高壓電,誰碰誰就得被電得外焦裡嫩。
2025年7月25日清晨,少林寺的晨鐘剛敲到第三下,釋永信就被帶走了。聽寺裡的小和尚說,他前一晚還在禪房籤"少林NFT數字佛像"的授權協議,袈裟口袋裡揣着的POS機小票,顯示剛收到一筆50萬的"開光服務費"。
我翻到他前年抖音直播帶貨的回放,398元的"禪意香薰"被他吹成"能治焦慮",彈幕裡"大師慈悲"刷得比佛光還亮。現在再看那視頻,評論區早變了味,有人調侃:"這香薰確實能治焦慮——把錢花光就沒空焦慮了。"
7月27日的通報一出來,十年前"釋永信有私生子"的老瓜終於落地。當年少林寺發聲明說這是"誹謗佛門",現在官方實錘,搞得那些年虔誠供奉的香客集體破防。有位大爺在少林寺門口舉着"退香火錢"的牌子,說自己給"方丈加持過的佛珠"花了8888元,現在越看越像義烏批發的。
少林藥局的操作更絕。本來就是個給香客貼膏藥的地方,被他改成"網紅健康館"。2019年賣8000萬活絡膏,宣傳頁上寫着"源自達摩秘方",實際成分和超市十塊錢的止痛貼沒區別。有個遊客貼了過敏,去找藥局理論,僧人掏出合同:"上面寫了'修行在個人,藥效不保證'。"
他註冊700多個商標這事兒,能讓專業策劃公司都自愧不如。"少林七十二絕技"每個都標了價,連"少林武僧的微笑"都成了註冊商標。我在少林寺看到個穿僧袍的工作人員,胸前掛着工作牌:"本形象已註冊,仿冒必究",活脫脫把寺廟變成了知識產權局。
偷偷見外國教宗不報備,這步棋走得比武俠小說裡的反派還蠢。咱國家三令五申"宗教活動要報備",他偏覺得穿件袈裟就能當"宗教外交官"。結果呢?好好的宗教交流,變成了"政治紅線問題",袈裟上的補丁都在替他臉紅。
再看許家印,2025年恆大股價0.163港元,總市值21.5億。這數字說出去都沒人信——想當年他在香港買豪宅時,光車庫就值這個數,還放着輛定製版勞斯萊斯,車牌是"HK1",意思是"香港第一"。
去年我去廣州恆大爛尾樓採訪,業主王大姐給我看她手機裡的照片:2020年買房時,銷售把許家印的照片掛在售樓部,說"跟着首富買,準沒錯"。現在她每天去工地看進度,手機壁紙換成了許家印被採取強制措施的新聞,說"這樣能提醒自己別再信老闆畫的餅"。
這大哥玩資產轉移的套路,能寫本《教科書級別的操作指南》。一邊在新聞發佈會上說"我可以一無所有,但不能讓投資者一無所有",一邊讓前妻丁玉梅在香港法院"追討"兒子10億欠款——明眼人都懂,這哪是追債,是給資產過戶找藉口。
拿足球當幌子洗錢,這招騙了多少球迷。2013年恆大淘寶隊拿亞冠冠軍那晚,全國球迷舉杯慶祝,以爲中國足球要崛起了。後來才知道,球隊花的錢比賺的多10倍,說白了就是用足球洗錢的工具。現在球隊解散了,球員們還在討薪,當年的冠軍獎盃,估計早被許家印拿去抵押了。
最可笑的是他想靠美國法律躲債。國家幫他協調債務重組時,他偷偷把資產往海外轉,還請了個美國律師團隊,說要"用國際規則保護自己"。結果呢?追債團隊直接追到加拿大,凍結他豪宅那天,律師還在電話裡喊"這不符合美國憲法",人家直接回:"這兒是加拿大,而且你老闆欠的是中國老百姓的錢。"
這倆人都有個錯覺:盤子越大,越沒人敢動。釋永信覺得少林寺是千年古剎,政府得捧着;許家印覺得恆大牽連太多行業,國家會保着。他們忘了,越大的樹,根系扎得越深,一旦爛了根,倒下來砸的範圍越廣,所以必須早砍。
有人說他們是時代的犧牲品,我覺得這是擡舉他們。少林寺本可以好好教功夫、傳佛法,當真正的文化名片;恆大也能踏踏實實蓋房子,當房企標杆。是他們自己把好牌打得稀爛,怨不得別人。
現在少林寺官網把釋永信的痕跡刪得比臉還乾淨,連他題的字都用塗料蓋住了,看着像塊補丁。恆大那些爛尾樓慢慢復工了,但業主們說,就算蓋好了,住進去心裡也膈應,總覺得牆裡藏着許家印的謊言。
信任這東西,就像釋永信賣的"開光玉佩",一旦發現是假貨,就再也沒人信了。許家印蓋的房子也一樣,就算質量再好,大家看到"恆大"倆字,第一反應也是"這樓能交嗎"。
我總在想,如果他們不踩紅線會怎樣?釋永信可能是個受人尊敬的老方丈,過年時給香客送送春聯;許家印也能是個成功的地產商,接受採訪時說"蓋好每一套房"。可惜啊,慾望這東西,就像貪吃的蛇,最後會把自己撐死。
所以說,真沒有什麼大而不倒的神話。紅線就是紅線,不管你是穿袈裟的還是穿西裝的,不管你管着寺廟還是公司,碰了就得付出代價。而且盤子越大,代價越慘,這賬連小學生都算得清。
那些還在邊緣試探的大佬們,該醒醒了。許家印的勞斯萊斯被拍賣了,釋永信的NFT黃了,下一個可能就是你。別覺得自己特殊,紅線這玩意兒,對誰都一視同仁,它可不管你是方丈還是首富。
對此,您有什麼感想?敬請點贊、收藏、轉發,並與我交流呵!
(素材來源官方媒體/網絡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