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震預言嚇壞港人 赴日旅遊減少轉往中東、歐洲
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的大地震夢境預言,已影響部分港人赴日旅遊意願。(圖/取自網路)
曾精準預言日本311大地震的日本漫畫家龍樹諒在《我所看見的未來》中提到,2025年7月某日,南海海槽將發生大地震,日本將有三分之一土地被數百公尺高的海嘯吞沒。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這個傳言已嚇到港人,有人因此提早於3、4月出發;也有旅行社指農曆年後查詢日本團客人減少,收費港幣1.5萬至2萬元的長線團查詢反而增加。
報導稱,除了龍樹諒的預言外,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地震海嘯專家上月也發佈警示,根據2025年最新評估,南海海槽在未來30年內發生8至9級「特大地震」的機率,由原先的70%至80%上調至75%至82%。
香港中文大學地球與環境科學系教授、天文臺科學顧問楊宏峰接受訪時表示,該預測屬「中長期地震預測」,雖有重要參考價值,但發生地震的時間和地點卻仍存很大不確定性。
楊宏峰指出,發生地震概率增加是正常現象,因爲隨着時間逼近,概率本來就自然會逐漸上升,而非日本相關部門突然發佈消息,只是發生特大地震的概率持續增加。
萬一南海海槽真發生大地震,楊宏峰預期,從南海海槽位置推斷,宮崎、大阪、名古屋等城市會有較大的危險,韓國、澳洲等亞洲國家地震風險則較低。
楊宏峰稱,南海海槽以往發生過多次8級以上的大地震,包括684年、1361年、1707年等,上一次則是79年前的1946年昭和南海地震,未來類似地震一定會再現,強度甚至達9級。
但他也表示,越大的地震就需要越長的時間積累能量。全球每年平均會發生15至20次約7級地震,目前並無明顯變化,即使是日本也是維持相近次數。
香港知名評論員馮睎幹日前也曾就龍樹諒這個「預知夢」指出,2025年7月大海嘯預言,在她1999年版的漫畫中並沒有。2021年龍樹諒出版《我所看見的未來》完全版,才初次公開這個夢。但「從科學(或數學)角度看,龍樹諒的預言並不那麼神」。
儘管如此,這個夢境預言還是影響部分香港民衆赴日本旅遊的意願。香港縱橫遊常務董事袁振寧告訴星島日報,感覺到客人報日本團有受地震傳言影響,農曆年後查詢日本團客人減少,反而赴杜拜、土耳其等的查詢增加。
香港旅遊促進會總幹事崔定也說,聽過不少預測指7月日本大地震,自己也留意到的確有影響港人赴日意願。他指出,目前櫻花還沒開,而5至6月則是淡季,但報團人數都很火爆。有旅客直言「擔心到時7月暑假無得去日本」,因此趁7月前趕緊去日本玩,但他本人是不太相信這些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