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7月大災難」預言害慘旅遊業 NHK:臺灣香港成謠言中心
華語圈「2025年7月日本將有大災難」的傳言近期甚囂塵上,日本觀光市場已明顯受到影響。(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日本是臺灣、香港民衆熱門旅遊目的地,然而近期香港與日本之間航班需求竟下滑。日本放送協會(NHK)追蹤訪查,主因在於港臺瘋傳日本今年7月會發生大災難,香港尤盛,傳言始於日本漫畫家竜樹諒作品《我所看見的未來》;日本政府3月底更新南海海槽大地震災評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罕見公告提醒公民「穩妥安排赴日旅遊留學買房」,港媒大幅報導助長不安情緒。
NHK 4月26日報導,日本各地與香港之間的定期航班出現異常狀況,去年11月開通往返香港的德島航線纔在兩地大肆宣傳,今年5月起減爲每週2班,德島縣府備感苦惱。仙台、福岡、札幌等地往返香港航線班次也出現衰退。一向廣受香港人青睞的日本旅遊需求下降了,NHK發現原因出在「2025年7月日本將有大災難」這個毫無根據的謠言。竜樹諒在1999年漫畫集《我所看見的未來》提及自己曾夢見2011年3月日本會有大災難,2021年再發完整版提及夢見2025年7月會有大海嘯災情。
香港去年訪日旅次超過268萬人次創新高,約當香港人口3分之1。NHK在德島機場訪問香港遊客,一對30多歲夫婦直言「7月不會來日本,7月前或後任何月份都行,我們8月或9月會再來」;另一30多歲女子自稱常到日本旅遊,「的確有些擔心,今夏打算去泰國或臺灣,而非日本」。
NHK指出,「風水」深植香港百姓生活,當地風水大師在社羣平臺警告「日本將有重大災難」並籲大衆勿赴日本。具名受訪的50多歲香港夫婦李仲豪、鄭莎莉表示每年訪日3到4次,但社羣與新聞報導都提到日本恐有大地震,「多少有些害怕,當然希望不會發生」,香港人很少碰到地震,不太知道怎麼因應,「去了日本不曉得哪裡有避難中心,也不像日本人受過防災訓練」。
NHK發現,日本今年7月將有大災難的傳言源於日本主打都市傳說的網紅YouTube頻道,相關影片從2023年起增加,今年明顯激增,「2025年7月」相關日語影片至少1400支,播放總計逾1億次,包括「將有隕石墜落」、「南海海槽將有大地震」、「火山會噴發」等。TikTok也超過50支,播放總計逾4000萬次。
傳言也往日本以外地區擴散,去年底在華語圈傳開,尤以香港、臺灣爲中心散播,繁體中文相關影片在YouTube至少220支,播放加總破5200萬次。之後出現英語、泰語、越南語影片,今年4月以來,印度、印尼、英國、西班牙等地網媒也開始報導。
NHK採訪一家香港旅行社得知,謠言造成的影響「前所未見」。業者表示,今年2月中旬起赴日旅行團訂單持續減少,至4月21日復活節假期,日本旅行團數量對比去年同期只剩大約1半,今夏之後成團少之又少,多半改赴澳洲、杜拜等地,「就算來問日本旅遊,時間也延到暑假甚至秋季,不少客人未把日本列入今年標的」。旅行社即使推出兒童免費、出發前目的地發生規模5以上地震可全額退款爲賣點,仍未見迴流,業者高層擔心今年一整年都受影響。
日本政府觀光局(JNTO)統計,今年3月香港訪日旅客約20.8萬多人,在各國排名第5,但比去年同期減9.9%。JNTO香港辦公室說明,香港去年長假落在3月,今年是4月,可能是赴日旅次減少原因,大災難傳言是否造成影響,須觀察4月之後的狀況而定。
專精亞洲資訊傳播的香港大學教授鍛治本正人分析,謠言在香港甚囂塵上原因有四:「2025年7月」相關影片文章早已廣傳、日本政府3月底發表南海海槽震災評估更新版、南海海槽地震相關報導引發民衆關注、風水師與網紅引述竜樹諒漫畫內容發佈影片助長傳言散播。
鍛治本指出,日本政府公佈南海海槽大地震最新災損評估報告後,中國駐日本大使館4在官網發佈公告提醒在日公民務必注意防範地震災害,還提及「建議穩妥安排赴日旅遊、留學,慎重選擇購置房產」。香港媒體報導此事時把日本今年7月恐有大災難的傳言串聯在一起,可能也加強了民衆不安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