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出爐維持6家 金管會指潛在第7家是這間

金管會公佈2025年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連續第六年都是維持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合庫銀、兆豐銀和第一銀等六家關鍵大銀行。聯合報系資料照

金管會公佈2025年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名單,連續第六年都是維持中信銀、北富銀、國泰世華銀、合庫銀、兆豐銀和第一銀等六家關鍵大銀行。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說,第七家「潛在」名單是臺灣銀行。

金融海嘯後,金管會在2019年宣佈參採國際作法,在國內實施系統性重要銀行制度,有四大篩選標準,包括規模、業務複雜程度、關聯性、可替代性等,並每年檢視一次。

2019年底公佈首波名單是中信銀、國泰世華銀、北富銀、兆豐銀和合庫,2020年重新檢視相關條件後,新增一銀成爲第六家系統性重要銀行。

從2020年後到2025年,連續六年都維持這六家。第七家臺灣銀行則因尚未達到四大面向篩選標準,列爲潛在名單。

一旦被指定爲D-SIBs者,將被要求比一般銀行更嚴格的資本標準,普通股權益比率、第一類資本比率、資本適足率,須在2025年底分別各達到11%、12.5%及14.5%。

王允中說,目前這六家D-SIBs銀行在今年第1季就已全數提前達陣。

【中央社/臺北4日電】

金管會今天公佈臺灣今年度系統性重要銀行(D-SIBs,俗稱大到不能倒銀行)名單,維持中信銀行、臺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庫銀行、兆豐銀行與第一銀行等6家銀行,名單跟2024年相同。金管會也指出,臺灣銀行雖未達到標準,但已是潛在第7家。

金管會今天公佈今年度系統性重要銀行名單,維持6家業者,包括中信銀行、臺北富邦銀行、國泰世華銀行、合作金庫、兆豐銀行,均自2019年起年年被指定爲D-SIBs,第一銀行則自2020年起被指定。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王允中在記者會上表示,依照規定,經指定爲D-SIBs者,應自被指定之日次年起,分4年於各年底前平均提列2%額外法定資本要求,以及2%內部管理資本要求。

爲因應疫情衝擊並強化銀行中介功能以支持實體經濟,王允中指出,目前6家D-SIBs內部管理資本是自2022年至2025年分4年提列完成,並向主管機關申報「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及每年辦理並通過2年期的壓力測試。

王允中表示,目前6家D-SIBs截至今年第1季的資本適足比率都已符合最終資本要求,並已在申報第二支柱監理審查原則相關資料時,將經營危機應變措施函報金管會,由金管會及存保公司檢視;另D-SIBs於今年申報第二支柱壓力測試結果,符合兩年度的合格標準。

外界關注第7家可能是誰,王允中表示,臺灣銀行是潛在第7家,但以目前標準來看並未達到。

D-SIBs在金融市場是具有領導性地位的銀行,金管會期許,6家D-SIBs能爲金融穩定承擔更多責任與使命,在業務面、行爲面、公司治理面,全面帶動提升金融業經營穩定性及健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