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激出新共同體 劉玉皙:130萬人反對中共侵略
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玉皙(左2)表示,大罷免運動就是要以非常務實的態度去處理臺灣目前最大的威脅,即「中共的滲透與侵略」,而726激出約130萬人投下同意罷免票,也象徵跨過左右派壁壘,形成出一個新的共同體。(黃敬文攝)
FRA福和會今(16)日舉辦左右大論壇,針對「大罷免運動爲何是臺灣民主的實現」,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玉皙表示,大罷免運動就是要以非常務實的態度去處理臺灣目前最大的威脅,即「中共的滲透與侵略」,而726激出約130萬人投下同意罷免票,也象徵跨過左右派壁壘,形成出一個新的共同體。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院副教授、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委員劉玉皙認爲,大罷免是採用1個溫和的方式,使用的是《中華民國憲法》中賦予的基本權利,所以就算是比較激進、不贊同中華民國體制的獨派,站在務實、穩健以及和平的角度來看,都承認既有的中華民國憲法跟體制,是現在可以團結一致來對抗共產黨的制度。
她說,726的投票結果對自己來說其實並非失敗,因爲726的24個罷免選區中,本來就都是民進黨敗選的艱困選區,民進黨或者是臺派要再選一次本來就有一定的難度,且加上這一次完全是素人、民衆自發的組織,所以其實這個投票結果,已經相當驚豔。
劉玉皙指出,美國有學者分析,如果一個國家要成功抵抗外來侵略,除了軍隊以外,只要3%的人民有強烈的抵抗意識,那這個國家就不會被接管,所以其實這些投下罷免同意票的130萬名夥伴,基本上可以看成是1個新的反共的共同體,這些人在反共的目標下集合,反對共產黨的侵略,遠超過3%。
她說,在726之後,這些罷團很多都已經立要轉型爲民防團,所有組織都分頭並進,不存在互相競爭的問題,因爲在右派傳統裡,本來就是「自己的國家,自己救」、「自己的家鄉自己管」,會用自己的力量,做可以做的事情。
劉玉皙強調,大罷免並非泡沫,影響會永遠留存,臺灣的公民社會經過這次已經有相當大的前進,也要繼續延續大家的熱情、延續大家的組織以及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