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罷免大破功 賴十講接續推
府方人士昨日表示,賴清德總統(左)之前取消的「第五講」外交議題將接續啓動。(本報資料照片)
首波大罷免全槓龜,外界關切賴清德總統今年6月宣佈啓動的「團結國家十講」是否仍會繼續?對此,府方人士昨日表示,之前在高雄和花蓮原訂的演說,都因爲颱風來襲而取消,後續會再與各社團討論舉辦的時間與地點,並從之前取消的「第五講」外交議題接續啓動。
中選會今年6月20日公佈大罷免首波24+1案在7月26日舉行投票,總統府隨即在隔天宣佈賴清德總統將啓動「團結國家十講」,針對不同主題說明國家面臨的挑戰及政府因應政策,並於6月22日傍晚在新北市「國際扶輪社3490地區第九分區聯合例會」以「國家」爲題進行「第一講」演說。
根據府方的規畫,這10場演講訴求「團結國家,從此刻做起」,面對國際地緣情勢的快速變化,以及威權威脅,希望直接面對社會,說明政府立場與推動的各項政策。10場主軸分別爲國家、團結、憲政體制、國防、外交、兩岸、民主、和平、繁榮、均衡臺灣。
不過,賴的十講演說才進行前四講就已爭議不斷,除了被質疑錯用史料,還有「雜質說」等,都被認爲在爲罷免「幫倒忙」。在完成前四講後,原訂7月5日在高雄發表的「第五講」,因丹娜絲颱風將至宣佈暫緩,原本在7月19日於花蓮接續開講,又因爲薇帕颱風而取消。
府方人士表示,「團結國家十講」因颱風與救災而宣佈暫緩,但仍會持續進行,近期也會與邀約團體就時間和地點進行討論,若確定會循例公佈行程。
外傳未來的十講都會以不公開形式進行,府方人士強調,十講的行程都是公開邀約媒體採訪,也會進行直播,總統是受邀對象,既然是受邀對象,當然要尊重主辦單位的安排和處理。之前主辦方說是「閉門進行」,是指活動是會員制,只提供會員報名入場,但總統演說都會透過直播公開讓民衆和媒體知道,已舉辦完成的前四講也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