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遊客攜手自救 “孤島”上演暖心故事
“看到救援官兵到來,我們心裡終於踏實了!”昨日14時,被強降雨圍困了三天的懷柔區琉璃廟鎮雙文鋪村首批80餘名遊客,在北京衛戍區某部官兵、藍天救援隊等救援力量的救助下,成功穿過塌方路段,安全返家。北京青年報記者昨日實地探訪瞭解到,截至昨晚,剩餘300餘名被困村民及遊客也全部轉移,並妥善安置到兩個區級安置點。
民宿名村一夜變“孤島”
地處白河灣景區周邊的雙文鋪村以民宿聞名,僅一個自然村就有50個民宿戶。前來白河灣度假休閒的遊客,多數都選擇在雙文鋪村住宿。突如其來的暴雨,困住了大批遊客。
昨日,北青報記者跟隨救援隊伍深入雙文鋪村。由於進村的環山道路出現大面積塌方,車輛無法通行,救援人員只能徒步前往。沿路,原本清澈的白河如今水面渾濁、水流湍急,落石和被水衝倒的樹木隨處可見,不到1.4公里的道路,大家足足走了一個多小時。
“從來沒有見過這麼大的雨。來時開車來,現在只能徒步回。”家住海淀區的關先生夫婦,與朋友一行12人相約來此度假,當晚就遇到了暴雨。關先生回憶,26日晚20時左右暴雨來臨,“大雨連續下了四五個小時,很短時間內就擊垮了村子裡的電力和通訊設施,全村斷電斷水,白河水也漫過路面一米多高,出村道路被堵。”
一時間,雙文鋪村成了一座“孤島”。“跟外界失聯後,我們心裡也很着急,還好村裡有些儲備物資,大家的基本生活還算有保障。”關先生介紹,除了他們一行人,雙文鋪村還有一些遊客和村民被困,大家都在等待救援,“目測食物到今天也不太夠了,幸虧救援隊及時趕來了!”關先生感慨道。
搭鍋砌竈吃“大鍋飯”
昨日下午3時許,北青報記者在雙文鋪村看到,村裡雖然斷水斷電,但秩序井然,村民們正在村委會門前的空地上切菜、生火,準備做飯,很多遊客也在幫忙。
“村子被困之後,我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障村民和遊客的安全。”在過去近70個小時的時間裡,63歲的雙文鋪村黨支部副書記徐春明,與兩位村委共同開啓了一場被困村莊的“自救”。爲妥善安排大家的生活,這三天他一共只睡了兩個小時。
徐春明介紹,目前雙文鋪村有遊客248人、村民168人。“這場暴雨也是對我們村幹部的一次考驗。”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災害發生後,徐春明立即組織兩位村委開會,安排防洪防災事宜,並第一時間將村裡的汽車都開到村口,以防止有人靠近河邊。同時,村裡還通過大喇叭廣播、走家串戶敲門講等方法,提醒大家不要去河邊。
由於雙文鋪村地勢較高,村內房屋損壞不嚴重。不過由於大雨導致村內斷電、停水,很多村民、遊客都吃不上飯。爲此,徐春明和村幹部想了很多辦法:他們拿出村裡的備用發電機發電,同時組織大夥兒拿着自家的食材,在村委會門口搭鍋砌竈做起“大鍋飯”,村民遊客都能免費來吃。沒有水喝,他們啓用備用水井,借村民的電動三輪車電瓶“搭電”抽水……
“能想的辦法都想了,能用的資源都用上了,竭盡全力滿足村民和遊客的需求。”北青報記者瞭解到,爲了讓羣衆安心,徐春明和其他村幹部還一家一家上門,實時通報最新救援進展。
大家齊心協力渡難關
“我一直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定能夠渡過難關!”懷有7個月身孕的王女士,上週六與家人一起來到白河灣景區度假,全家人就住在雙文鋪村的民宿裡。在被困的三天裡,她切身感受到了全村人的關懷,“知道我是孕婦,不斷有人來詢問我有什麼需求。我媽媽有高血壓,村裡的衛生室也能夠提供藥品,大家對我們的照顧實在太周到了!”
民宿經營者關雪飛在雙文鋪村有七處民宿,負責45名遊客的住宿。被困期間,她每天早晨都會免費給遊客煮麪條、做蛋糕,確保大家能吃飽。“我們家還經營了一家餐廳,有不少食材儲備,都拿出來服務村民和遊客了。”關雪飛表示,災難當前一切都是身外之物,“大家互相幫助、共渡難關纔是最重要的。”
“今天我們收到了統一轉移的消息,並明確當天會完成所有轉移安置工作,這回我纔是真正鬆了口氣。”徐春明用已經沙啞的聲音說。北青報記者瞭解到,在救援隊伍的幫助下,昨日下午首批80餘名遊客成功轉移。截至昨晚,剩餘300餘名被困村民及遊客也全部轉移,被妥善安置到兩個區級安置點。
據介紹,7月28日8時至29日7時,懷柔全區平均降水量55.9毫米,平原平均降水量74.4毫米,山區平均降水量44.9毫米。截至昨日,懷柔區全區已轉移並妥善安置人員11511人。
文/本報記者武文娟
攝影/本報記者郝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