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偶拾彩陶罐無償捐贈博物館

近日,榆中縣博物館收到了一件特殊的捐贈——中連川鄉中莊窠村民魏葵伍和孫蘭宏在種植檸條籽時意外發現一件彩陶罐,兩人隨即在相關人士的指導下將其無償捐獻。目前,這件承載着豐厚歷史信息的珍貴文物已進入專業機構妥善保護。

7月21日上午,榆中君林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組織十幾名村民在夏官營鎮裴家窯東北側的山溝中進行綠化施工,村民魏葵伍和孫蘭宏意外拾獲了一件彩陶罐。

“我當時就意識到,野外和地下發現的文物是國家的,可不能自己留着。”榆中君林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經理馬君林告訴記者:“我當即停下手中的工作,主動向榆中縣林草局報告了此事。隨後,榆中縣林草局與榆中縣文化部門進行了快速溝通,立即安排業務幹部和榆中縣博物館專家前往現場進行查看。”

最終,經過工作人員溝通、協商,魏葵伍和孫蘭宏願意將拾獲的彩陶罐無償交由縣博物館收藏。經榆中縣博物館副研究館員孫志平現場鑑定,這件高約18釐米、寬約15釐米的對三角紋雙耳彩陶罐屬於馬家窯文化馬廠類型器物,距今約4000年。

據孫志平介紹:“這類田野中發現的文物,出土地點信息尤爲重要,這件彩陶罐的發現爲研究當地新石器時代晚期人類聚落分佈、生存環境選擇、文化傳播路徑以及陶器製作工藝提供了重要的實物依據,爲後續研究提供了關鍵信息。”

“我們只是做了該做的事。”面對工作人員的感謝,村民魏葵伍、孫蘭宏和馬君林一致表示:“這本來就不是咱私人的東西,能讓它有個好去處,發揮點用處,比啥都強。”

蘭州日報社全媒體首席記者 李超 通訊員 鄧楠

責任編輯:鍾磊

來源: 蘭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