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補關稅差距 陳亭妃:政府要讓企業敢拚、不怕輸

▲立委陳亭妃在經濟委員會質詢,要求政府補上關稅差距,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圖/記者林東良翻攝)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立法院經濟委員會22日質詢,立委陳亭妃直指460億元「韌性特別預算」在產業現場面臨「看得到、吃不到」困境,更點出當前企業最大障礙不是技術,而是「關稅劣勢」。

陳亭妃要求經濟部盤點臺灣主要產業與競爭國的關稅差距,運用預算建立信保、融資及升級機制,「不是直接補貼關稅,而是補上企業敢拚、不怕輸的底氣」。

陳亭妃表示,以工具機產業爲例,臺灣出口關稅約20%,德國、日本、韓國卻僅15%;重機、重電產業面對歐盟同樣少5%。她強調:「差3%、5%,在國際報價上就輸了。企業不是沒能力,而是輸在起跑線。」她要求政府提供信用保證、金融貸款、技術升級等具體配套,「補的是競爭力,不是補貼」。

陳亭妃直言,許多中小企業在搶訂單前就被銀行攔下:「銀行說你拿訂單來再貸款,可企業就是因爲關稅比別人高才搶不到訂單,這時候才最需要政府站在背後撐腰。」她呼籲經濟部主動建立信保制度,讓廠商能說:「我們不怕搶輸訂單!」

經濟部長龔明鑫迴應,目前已成立北、中、南、東四區輔導團,深入瞭解企業需求,也已結合信保基金提供融資、利息補貼及汰舊換新補助,協助產業升級。他透露,目前已有逾1200家企業申請相關支持,未來將針對關鍵產業的關稅競爭差距,持續強化措施與資源配置。

陳亭妃最後強調,韌性預算必須用在刀口上,「要讓臺灣企業走出去不是當『價格輸家』,而是有信心、有武器去拚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