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P廠攻自研晶片 世芯、創意、聯發科等結盟廠商受惠
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等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大搶AI商機,不僅砸大錢買輝達晶片,也積極發展AI自研晶片。示意圖。 (路透)
亞馬遜、微軟、Google、Meta等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CSP)大搶AI商機,不僅砸大錢買輝達晶片,也積極發展AI自研晶片,並結盟世芯(3661)、創意(3443)、聯發科(2454)、晶心科(6533)等臺廠。隨着四大CSP激戰,引領AI自研晶片市場進入戰國時代,也爲相關臺灣夥伴帶來可觀的營收貢獻。
業界分析,四大CSP爲迎接新一波AI浪潮,積極建置資料中心,除採用輝達、超微等業者晶片,也積極開發自研客製化晶片,希望獲得更多彈性,相關特殊應用IC(ASIC)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並引來羣雄競逐。
臺灣IC設計龍頭聯發科積極搶搭相關商機,即便近期市場傳出該公司部分雲端ASIC專案進度有雜音,業界仍高度看好其客製化ASIC能力在臺廠中居冠,可直攻設計前段毛利率最高的規格設計(spec-in design)工程,並擁有與博通等國外大廠一爭天下的機會。
聯發科對相關客戶訂單不予評論,外界推測其承接Google TPU v8e案件,在後續可望帶來業績挹注。
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先前引用市調機構數據指出,2028年全球雲端ASIC市場規模可達400億美元以上,希望聯發科自2026年到2028年,相關業務可逐年成爲其重要引擎。聯發科執行長蔡力行之前則是預估,AI加速器ASIC業務有潛力從2026年起貢獻年營收,約可超過10億美元。
在ASIC設計服務業者中,世芯是最早受惠AI自研晶片商機的廠商之一,負責IC設計後段工程。亞馬遜的7奈米制程AI晶片從2021年第4季量產,到去年下半,爲世芯帶來龐大業績貢獻,在產品生命週期內約爲該公司帶來達15億至16億美元的挹注。
接下來亞馬遜的3奈米制程Trainium 3 AI晶片預計於今年底前會有小批量,明年進入量產規模,且訂單量預期比上一代7奈米制程案件更多,讓外界期待世芯明年相關業績的爆發性。
延伸閱讀
美 AI 軍備賽 換檔加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