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前哨戰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9月底參加紐約氣候周
紐約氣候周9月底於紐約舉行,臺灣氣候行動網絡今召開記者會表示,今年許多團體將赴紐約,使臺灣公民社會在國際舞臺上的參與能量與能見度大幅提升。圖/綠色公民行動聯盟提供
聯合國氣候峰會(COP 30)今年在巴西召開,前哨戰的國際年度氣候盛會-紐約氣候周(Climate Week NYC),將於9月底於紐約市舉行。今年臺灣由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地球公民基金會、環境權保障基金會、主婦聯盟環境保護基金會、環境規畫協會等5大環保團體共同組成的「臺灣氣候行動網絡」(TCAN)再次前往紐約,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350臺灣等團體也將加入行列,使臺灣公民社會在國際舞臺上的參與能量與能見度提升。
臺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總監趙家緯指出,這次紐約氣候周,因美國氣候政策倒退的政治形勢而受到全球矚目,約有10萬名氣候行動者參與,也有5、6位國家首長、20多位部長級、50多位以上跨國企業執行長也會出席。這傳遞出一個重要訊息,即氣候行動上沒有延遲與倒退的空間,仍是要面對各式氣候解方。縱使川普政府打壓再生能源發展,美國上半年增加的能源將近9成仍是來自光電、儲能與風力,能源轉型的趨勢並未因爲川普上任而倒退。
趙家緯表示,今年COP30的焦點,就是要各國政府提出2035年的減碳承諾,然而目前只有30餘國、佔總碳排放量21%的國家繳交。今年9月24日聯合國秘書長透過召開「氣候行動高峰會」的機會,要求各國提出減碳承諾。而這次紐約氣候周,由於察覺臺灣減碳目標中對於關鍵目標減量措施的缺乏,TCAN會參與相關活動,將重要訊息帶回臺灣,讓社會大衆理解減碳承諾不只是環境部的事情、經濟部也不應關稅而延遲氣候政策,縱然川普政府對氣候政策不友善,仍持續擬訂碳關稅等法規,臺灣若在氣候政策上落後,反而未來會有更大的挑戰。
臺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創會理事長陳惠萍表示,將以「永續女子天團」團長身份,與青年代表共同登上國際舞臺、前進2025紐約氣候周。近年極端高溫已成爲致命的氣候威脅,不論在臺灣或紐約,邊緣化羣體往往是最受衝擊、也最缺乏調適能力的一羣,因此與TCAN合辦的「脆弱族羣的高溫調適對策論壇」,將與國際社會共同探索如何打造兼顧公平、包容且有效的抗高溫調適行動解方。
主婦聯盟基金會資深主任吳心萍指出,目前美國推動「高熱長」制度,臺灣雖然各縣市有永續長制度,仍未將高溫議題納入,且多數縣市作法仍停留在單點式的降溫,呼籲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未來都應持續深入進行模擬、盤點易受衝擊族羣的盤點並設計應對機制。
TCAN預告,將於9月23日主辦「亞太氣候承諾:積極NDC 3.0 強化國家韌性」論壇,邀集韓國與澳洲代表共同討論3國尚未正式提交的 NDC 3.0,分享跨國合作的經驗與倡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