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 將至 專家:臺灣對調適的投資遠低於淨零

2025年11月10日起,「COP30氣候峰會」將於巴西貝倫展開,再次開啓長達2周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各國將於COP30會議前提交最新版本的國家自定貢獻(NDC),並更新各國的減碳目標。學者今表示,僅3%國家在NDC3.0提到核能,而臺灣對調適的投資遠低於淨零,必須加強。

臺灣科技媒體中心今舉行線上記者會,臺大氣候變遷與永續國際學位學程兼任助理教授趙家緯表示,今年是NDC3.0檢視年,目前預計有120個以上的國家會趕在COP30前提交NDC3.0。目前根據聯合國上週發佈的NDC綜述報告的分析,當前各國所提出的自定貢獻在最好的情況下,到2035年可以減少24%,但據IPCC報告的評估,要守住升溫攝氏1.5度則要減到60%。而根據國際智庫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分析,目前僅有英國與挪威所提出的NDC3.0符合1.5度的減碳路徑。

趙家緯指出,這次各國所提出的NDC3.0,其中一個檢視要點就是要回應COP28的全球盤點結果,特別是增設再生能源3倍、能源效率提升4%這2個目標。在新增再生能源的部分,有較多國家納入NDC3.0的規畫中,預計全球到2030年將新增設600GW再生能源,但至2030年能源效率的進步率僅2.3%,而只有3%的國家在NDC3.0提到核能,預計新增量10GW,顯見再生能源在未來的發展可期。

臺灣綜合研究院研究九所所長顏婉庭指出,根據2025年全球氣候金融地景報告所示,雖然目前已籌集的氣候資金,與符合1.5度減碳路徑所需要的資金存在落差,但從成長趨勢來看,2018至2023年募集資金的成長率平均爲19%,但在2021至2023年達26%。如果近3年氣候資金募集的成長率能夠維持,預計到2028年有機會接近1.5度減碳路徑所需要的資金需求。

臺大生物系統工程學系教授童慶斌呼籲,臺灣政府應該重視調適的投資,臺灣對調適的投資遠遠低於淨零,政府跨層級與跨部門的合作,是氣候變遷下應對巨災的關鍵。

2025年11月10日起,「COP30氣候峰會」將於巴西貝倫展開,再次開啓長達2周的全球氣候政策討論與協商。美國聯合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