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戰鬥到造夢:救國團暑期活動升級 點亮青年傳遞正能量
圖說:中國青年救國團今年共釋出45,869個參加名額,盼能拓展青年全方位能力。(圖片來源/救國團提供)
邁入第73年的中國青年救國團,於暑期推出全新階段的「青年造夢活動」,並同步啓動「望遠鏡計劃(Project Telescope)」,由總團部、各縣市救國團、青年活動中心、終身學習中心,規劃辦理共2,832梯次的活動,合計提供各年齡層共45,869個參加名額,協助青年掌握未來、實踐夢想。
救國團主任葛永光表示,救國團的理念從過去的「戰鬥」,逐步轉型到「造夢」,希望能全面拓展青年能力,從宏觀視野、國際體驗到生命韌性,強化青年人堅韌不拔的印象,希望有一天青年人學有所成,能回頭爲國家造夢。
圖說:葛永光主任比出「我愛你」的手勢,期望將愛心散佈至社會的每個角落。(圖片來源/中時新聞網攝)
因此,救國團今年暑假規劃許多充滿特色的海外營隊,包括沖繩單車探索營、日本太平洋岸單車挑戰營、新加坡STEAM英語營、峇里島STEAM親子營、西雅圖職涯探索營、西雅圖溫哥華雙城探險營、深度雪梨探索營及和風學習之旅,從小學到大學,不同年齡層皆可參與,並設有親子同行選項,讓家庭一同成長。
葛永光主任強調,當代青年面臨知識變化極快的時代,除了知識本身,救國團活動更注重人文素養與團隊協作,放下課本後,青年們要能展現獨立思考與團隊合作的精神。
除營隊活動外,今年暑期更規劃聽障公益營隊「無聲騎跡.明潭圓夢公益活動」,邀請聽障青年騎單車挑戰日月潭。臺北市立啓聰學校校長趙麗華表示,聽障青年多數來自弱勢家庭,他們只是少了一個感官,實際能力與一般人沒有不同,本次與救國團合作拓展公益,也能幫這些孩子獲得更多向外發展的機會。
救國團的存在原是爲國家而生,無論在教育或公益活動上,救國團皆不分黨派,爲國家提供協助。葛永光認爲,近年來持續投入公益活動,發現臺灣有許多弱勢羣體需要幫助,政府不一定能面面俱到爲其提供協助,爲此救國團也會在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持之以恆地提供援助,向整個臺灣擴散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