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油煙之痛”到City Walk寶藏路線,北京朝陽街區煥綠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雷椰 李德尚玉 北京報道

北京朝陽公園湖畔,粉藍綠黃橙五隻巨型氣球浮空而起,吸引不少年輕人前來拍照,並在社交平臺形成一波景點打卡熱潮。

“這五個萌趣又吸睛的‘五球天’是吸引五月天的歌迷朋友們前來的打卡點。”朝陽區生態環境局大氣科副科長李欽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

河道清淤後水岸餐廳客流如織,油煙監測屏上數據平穩,遊客停留時長同比增加23%……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參觀了北京市朝陽區藍色港灣“一微克”街區建設。除了有像“五月天”巨型氣球等網紅景點,藍色港灣的街區的底色正在悄然煥新。愛神廣場、鴿子屋、湖畔美食街、藍港碼頭等一路風景已經成爲北京市民們City Walk的寶藏“綠色”遊玩路線。

近期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了未來城市工作七個方面的重點任務,“着力建設綠色低碳的美麗城市”便是其中之一。這份國家戰略的落地密碼,正藏在如街巷阡陌般的治理末梢。

大氣污染曾是城市環境治理的難題,街鄉作爲大氣污染治理領域的“最後一公里”,決定着整體環境質量底線。朝陽區以“一微克”爲標尺丈量出了綠色治理新範式。

2023年,朝陽區率先亮出《街鄉大氣污染防治標準化工作方案》,針對九大領域大氣污染物治理,明確街鄉工作標準,邁出標準化1.0探索。一年後,治理再升級——2024年“一微克示範街區”共建啓動,治理視野從單一大氣污染防治向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的轉型升級。

“以標準化管理、清單化治理、定量化評價爲手段,不斷深化‘一微克’內涵要義,提升數智技術賦能水平,這是街鄉標準化治理的2.0版。”李欽表示。

2024年,朝陽區創建了首批“一微克示範街區”:潮流商圈麥子店藍色港灣、時尚地標三里屯太古裡、亞運村北投奧園1314、居民社區小關惠新街區。

“四個街區分別代表着商圈、消費、園區、社區等多種業態特色。”李欽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這有助於拓展“一微克示範街區”的概念,不僅限於居民居住區,任何封閉區域,只要與生態環境相關,都可以定義爲街區。首批四個示範街區在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各有側重點。例如,藍色港灣街區主要注重餐飲業的數智化治理。

油煙曾是藍色港灣的“呼吸之痛”。六十餘家餐飲店,超九成經營重油煙菜系,治理壓力如山。據悉,朝陽區生態環境局開發“生態大腦”綜合指揮平臺,實時監控餐飲油煙淨化設備運行狀態,定期推送相關問題線索和預警信息,規範餐飲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爲餐飲油煙治理注入科技力量。河道清淤工程改善了商圈餐飲水環境,景觀品質顯著提升。數據顯示,遊客停留時長同比增加23%。

時尚街區三里屯太古裡更側重於綠色低碳節能,打造“低碳”商圈。三里屯太古裡北區商場項目是全市首個應用“光儲直柔”技術的街區,覆蓋15號樓及紅館兩棟獨立樓宇,總建築面積超過3000平方米。該技術通過光伏發電、儲能系統和直流電網的結合,讓能源使用更高效、更環保。

目前,三里屯太古裡商場屋頂安裝了100多塊輕質柔性光伏板,充分利用太陽能發電,直接爲商戶的照明、空調等設備供電,避免了交直流多次轉換帶來的能量損耗,光伏自用率可達100%,能源效率提升了5%—10%。

如何推動街區的節能減排,李欽表示,朝陽區是北京市首個推出並兌現減污降碳資金補貼的區縣。“自發布資金支持辦法以來,今年已經在汽修創綠提級、零排放車隊等領域提供了資金補貼。我們鼓勵有意向開展污染源減排治理和減污降碳項目的企業積極申請補貼。”

油煙治理與河道美化後,藍色港灣“City Walk”熱度飆升,生態投入正轉化爲“美麗經濟”。

隨着環境提升吸附消費人流,低碳技術降低運營成本,政策激勵反哺綠色投資,除了藍色港灣的露天餐座、三里屯的光伏屋頂之外,未來會有更多街區將“低碳”納入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