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疫苗”到“衛星” 兩個重大項目落地成都
建設超低軌道時空智能星座,搭載高分可見光、SAR、視頻等遙感載荷及星上AI運算模塊,填補國內AI+衛星數據應用技術和市場空白;重點推進兩大國際前沿項目,其中一款疫苗有望今年成爲全國首款進入臨牀研究階段的通用型前列腺癌治療性疫苗。記者25日獲悉,成都近日在商業航天領域及醫療領域相繼迎來重大項目落地。
“天俯之眼”項目
將建設超低軌道時空智能星座
在四川天府新區,“天俯之眼”項目完成簽約,項目總投資80億元,標誌着又一商業航天領域重磅項目落地成都。
據悉,“天俯之眼”項目由洞察時空(成都)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實施,未來將建設超低軌道時空智能星座,搭載高分可見光、SAR、視頻等遙感載荷及星上AI運算模塊,從而形成多元遙感、多用途、低成本的數據獲取能力。
“通俗來講,這一項目將在超低軌道部署多顆衛星,並利用多種技術手段高效收集地面信息,通過AI等技術對信息進行分析處理後,最終形成可行的解決方案提供給客戶。”四川天府新區智能製造局項目專員說,該項目將打造面向金融、農業、消費、應急等不同領域的應用產品,同時填補國內AI+衛星數據應用技術和市場空白。
近年來,以“星鏈”爲代表的商業航天產業快速發展。中商產業研究院發佈的《2024—2029年中國服務器行業需求預測及發展趨勢前瞻報告》顯示,2018年至2023年,中國商業航天市場規模由0.6萬億元增至1.9萬億元,年均增長率達23%。預計2029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到6.6萬億元。
其中,成都商業航天產業規模在2024年突破200億元,已集聚企業170餘家。“近三年來,四川天府新區商業航天產業發展迅速,截至目前,已聚集20餘家相關企業。”該專員表示。
“成都造”疫苗
已在澳大利亞啓動臨牀試驗
將目光投向高新區,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又一投資項目——凱米生物醫藥(成都)有限公司打造的創新治療性疫苗研發中心項目成功落地,將從事腫瘤、病毒感染疾病領域治療性疫苗的研發。同時,凱米生物將依託自研的SynNeogen治療性疫苗平臺,加速開發具有高臨牀價值的研發管線。
據悉,項目建成後,凱米生物研發中心將重點推進兩大國際前沿項目。其中,SN2001(慢性乙肝治療性疫苗)已在澳大利亞啓動I期臨牀,有望解決現有療法“停藥易反彈、耐受性差”的痛點,衝擊乙肝功能性治癒;SN3001(前列腺癌治療性疫苗)針對轉移性去勢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預計今年完成FDA IND申報,力爭成爲全國首款進入臨牀研究階段的通用型前列腺癌治療性疫苗。
此次項目落地背後,是生物城以“金融活水”精準賦能企業發展的再次突破。不久前,凱米生物宣佈超募完成總規模近1.7億元的Pre-A輪融資。其中,生物城園區綜合運營服務商——成都國生創新科技服務有限公司作爲戰略投資者參與了此輪融資。
“獲得園區資本的支持,不僅是對我們技術實力的肯定,更體現了生物城對腫瘤治療性疫苗賽道的前瞻佈局。”凱米生物創始人史躍年博士表示,“我們將立足生物城產業生態,攜手各方共建腫瘤治療性疫苗創新鏈,與園區共成長。”
成都日報錦觀新聞記者 白洋 吳怡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