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棵樹”到“百億夢”的破繭之路——湖南新田綠色板材及家居產業衝刺百億集羣

建成全亞洲產能最大的定向結構板生產線,年產各類定向結構板160萬立方米……

盛夏時節,走進湖南魯麗綠色新材料科技產業園,智能化生產線上,一塊塊無醛板材經過精密加工後,被運往全國各地乃至海外市場。

從昔日新田人民“扛着沙發走天下”到如今在家門口打造“綠色板材及家居產業集羣”,新田縣正以綠色爲墨、創新爲筆,書寫着從“一棵樹”到“百億產業集羣”的傳奇故事。

近年來,湖南省新田縣綠色板材及家居產業集羣,憑藉鏈主引領、科研賦能、綠色轉型的發展路徑,獲評湖南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羣”培育對象,2024年總產值達67.75億元,已集聚44家規模以上企業,包括15家億級企業,預計三年內該集羣規模將突破百億元。

鏈主引領,培育集羣企業

“當初選擇新田,看中的是這裡完整的產業生態和精準的政府服務。”魯麗木業總經理助理王建軍說。作爲中國企業500強,魯麗木業投資60億元的綠色新材料科技產業園項目,建成全亞洲產能最大的定向結構板生產線2條,年產各類定向結構板160萬立方米,可定向刨花板以65%市佔率穩居全省龍頭,正帶動上下游產業鏈加速集聚。

“鏈主企業的帶動效應遠超預期。”新田產業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鏈主企業+配套企業”模式,園區已形成以魯麗爲龍頭、107家骨幹企業爲支撐、37家配套服務企業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2024年,集羣企業數量已從2023年的128家增長至145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44家,億級企業15家,集羣年總產值67.7億元,年稅收貢獻達1.4億元。

在家樂竹木公司,產品經理展示最新研發的“以竹代塑”環保板材:“我們的產品入選省級推廣目錄後,訂單量翻了一番。”通過梯度培育政策,新田縣已涌現出19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5家高新技術企業,形成了“龍頭引領、雁陣齊飛”的產業矩陣。

科研賦能,助推智改數轉

在吳義強院士團隊創新工作室,博士團隊正圍繞無醛竹木複合板、傢俱智能防潮開展技術攻關。“新田的產業需求與我們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吳義強院士表示。2024年,集羣研發投入達4.3億元,新增省級創新平臺5個,發明專利數量增長24%,科創“引擎”正加速轉動。

“技術突破是競爭力的核心。”魯麗木業技術負責人介紹,企業引進的德國迪芬巴赫工業4.0生產線,使定向結構板產能躍居亞洲第一,飾面板生產效率提升5倍。此外,集羣企業參與制定行業標準10項,納米級無縫封邊技術等創新成果填補了國內空白。

綠色創新成了獨特競爭力。魯麗木業將樹皮、廢料轉化爲生物質發電,爐渣再生爲環保磚,資源綜合利用率達100%。“我們已經實現了‘零廢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2024年,集羣單位產值能耗降至0.24噸/萬元,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99.2%,兩項數據均居全國同行業領先水平。

要素壓艙,激活產業生態

“從簽約到投產僅用1個月,新田速度讓我們震驚。”盈晟智能家居項目負責人至今記得,項目需要融資時,園區3天對接6家部門,落實“瀟湘財銀貸”,幫助企業融資200萬元。這樣的服務,源於新田“無事不擾、有事必到”的服務理念:“四張清單”劃清政企邊界,“亮燈制”緊盯項目進度,“五個一”機制(一個項目、一位領導、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壓實責任,讓項目落地跑出“加速度”。2024年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2億元,增速排永州市第一。

土地與人才是產業紮根的土壤。園區清退586畝低效用地,建起標準廠房“拎包入駐”區,入選全省節地高效案例;通過“春風行動”招聘會、校企合作,爲集羣輸送技術人才1948人。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畢業生小李說:“這裡的企業待遇好,還能參與前沿項目,比去大城市更有成就感。”

新田縣產業開發區企業服務中心的“超級聯絡員”們,則成了產業生態黏合劑:2024年化解125項企業難題,促成12億元融資,組織15場展會幫企業拿訂單。“前陣子幫魯麗對接了越南的建材商,現在每月出口量漲了40%。”中心主任劉新莉的記事本上,記滿了企業的“急難愁盼”。

蹄疾步穩,衝刺百億集羣

站在魯麗木業的觀景臺遠眺,30萬畝速生林基地在山間鋪展,智能家居產業園的樁基正破土而出。“3年內,這裡將成爲全國首個‘林板家居’全產業鏈示範基地。”新田縣產業開發區負責人指向規劃圖:30萬畝林地實現“砍一栽三”的循環,定向結構板產能將突破200萬立方米,智能家居終端產品佔比提升至40%,總產值劍指百億元。

“從一棵樹到一個家,新田縣綠色板材及家居產業集羣的打造,蹄疾步穩。”新田縣委副書記、縣長黃永英表示,總投資40億元的湖南現代智能家居產業園正如火如荼建設,這裡將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國際級智能家居平臺。精板加工、環保輕質建材等新項目持續加碼,推動產業鏈向智能家居終端延伸。

從山間的一棵樹,到車間的一塊板,再到千萬家庭中的一套傢俱,新田的跨越,是湖南縣域經濟以綠色爲底色、以創新爲筆鋒的生動書寫。當第一縷陽光再次照進新田縣產業開發區,那些即將啓程的板材,不僅承載着“百億夢”的憧憬,更裝着一個縣域對高質量發展的深刻註解:好產業,既要長在土裡,更要向着陽光。(鍾偉鋒 胡沛 殷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