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夜市善念到推動國家制度 「艱苦人條款」通過讓52.7萬人受惠
▲立法院日前修法通過《殯葬管理條例》第21條之1修正案,推動修法的立委張嘉郡、丁學忠與雲林縣長張麗善、雲林夜市慈愛會理事長陳鴻榮一起向鄉親宣佈成果。(圖/記者遊瓊華翻攝)
記者遊瓊華/雲林報導
立法院日前修法通過俗稱「艱苦人條款」的《殯葬管理條例》第21條之1修正案,讓全國中低收入戶家庭得比照低收入戶,免費使用公立火化場及納骨設施,推動修法的立委張嘉郡、丁學忠昨(15)日舉行記者會,與雲林縣長張麗善、幕後推動英雄雲林夜市慈愛會理事長陳鴻榮一起向鄉親宣佈這項成果。
這項修法將使全國受惠對象從原先的14.2萬戶、26萬人,擴大至24.5萬戶、52.7萬人,讓全國人民都能有尊嚴的走完人生最後一哩路。會中陳鴻榮理事長更率領慈愛會全體理監事,代替全國艱苦人向所有提案委員深深一鞠躬,表達謝意。
立委丁學忠表示,「艱苦人條款」是一條寫給基層、寫給弱勢的法條,目的雖簡單,意義卻深遠,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送別至親,不再爲火化、納骨等費用感到沉重壓力。丁學忠回憶說,2012年擔任虎尾鎮民代表會主席時,慈愛會陳鴻榮理事長便前來陳情,盼望地方能伸出援手,協助低收入戶處理身後事務。
當時他深受感動,隨即在代表會提案,通過讓虎尾鎮的低收入戶可免除殯葬設施使用費。到了2020年,丁學忠出任虎尾鎮長,在慈愛會持續推動下,進一步擴大資格適用對象,將免除費用的保障從低收入戶擴及到中低收入戶,從虎尾鎮開始,爲「艱苦人」爭取最基本的尊嚴與照顧。立委張嘉郡回憶說,她在11年前第八屆立法院首次提出修法,之後由張麗善縣長在擔任第九屆立委期間接續推動,於2017年成功增訂修法,將低收入戶納入殯葬補助範圍,奠定「艱苦人條款」的雛形。 去年重回立法院後,再度提案推動擴大適用對象,將中低收入戶一併納入,歷經一年努力、多次協商與溝通,如今終於完成修法,她表示感到格外欣慰。
張嘉郡說,這項修法是一個人的發念,幫助了無數個家庭,她感謝所有支持修法的立委同仁,也特別向默默行善、出錢出力的7000位夜市攤商致敬,尤其雲林夜市慈愛會理事長陳鴻榮,長年協助辦理無依長者與清寒家庭後事,深刻體會「喪事辦不起」的社會現實,因此發起修法倡議,並促成修法,讓這份善念成爲全國性的照顧政策。
雲林縣長張麗善進一步指出,雲林縣政府在四年前率先試辦擴大補助中低收入戶,累積了豐富的實務經驗,也證明這項政策具備財務可行性與社會支持度。今天看到這項政策從雲林的經驗走向全國制度,她感到格外欣慰,這項制度對艱苦人最實質的照顧與尊重。
這次修法重點包括:一、擴大補助對象:原僅限「低收入戶」得以免費使用公立火化場與納骨設施,現擴及至「中低收入戶」,受惠人數一舉增加26萬人,達52.7萬人。二、減輕生活重擔:火化與納骨平均約需4萬元,對許多僅能勉強維生的家庭來說,這筆費用常是壓垮的最後一根稻草。修法就是爲了在最脆弱的時候,給予即時支撐。此次《艱苦人條款》的修法,從夜市的一份善念出發,到立法院的三讀通過,每一步都是人民與政府攜手合作的成果,也是一場從地方推動,到全國共享的制度改革。未來,相關單位將持續推動與落實,讓這份照顧能真正走進每個需要幫助的家庭。
▲立委丁學忠表示,「艱苦人條款」是一條寫給基層、寫給弱勢的法條,目的雖簡單,意義卻深遠,讓每個人都能有尊嚴地送別至親,不再爲火化、納骨等費用感到沉重壓力。(圖/記者遊瓊華翻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