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廣交會3樣爆品:玩具、機器人、箱包 看中國外貿秘笈

5月3日,廣交會境外採購商在寵物用品展區挑選產品。( 中新社)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4月15日至5月5日,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在廣州分三期舉辦。截至4月27日,也就是第二期落幕時,已有來自全球219個國家和地區的22.4萬名境外採購商到會,創歷史同期新高。

當美國政府揮舞關稅大棒時,全球客商正用訂單書寫着對中國的信心。而通過廣交會上的三個「爆品」:玩具、機器人、箱包,外界能夠進一步讀懂中國外貿的信心從何而來。

一、從玩具看外貿韌性

在廣交會的玩具展區,不少玩具企業將人工智慧與製造美學相結合,產品新穎有趣。

一款毛絨玩具融入人工智慧技術和LED屏,不僅眼睛能夠展現出活靈活現的狀態,而且能說多種語言,滿足不同國家孩子的需求。這款玩具在廣交會上廣受歡迎,參展商表示:「一天下來,我們連坐凳子的時間都沒有。」

廣交會上各式各樣的玩具吸引全球客商持續下單,而在大洋彼岸,玩具卻成了一個問題。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承認,其關稅政策和貿易戰可能會導致商店裡貨架更空,商品價格更高,特別是玩具店。「也許孩子們只能擁有2個娃娃了,而不是30個,而且這2個娃娃可能還會比以往貴上幾美元。」

玩具只是冰山一角。白宮前經濟顧問加里·科恩表示,美國人已逐漸意識到,美國最依賴的、貨架上最不可或缺的商品,恰恰都來自中國。

近期,一些大型美國零售商紛紛宣佈恢復從中國進口;美國商會致信政府,要求爲美國小企業進行關稅豁免;耐克Nike、安德瑪Under Armour等鞋類巨頭也請求政府豁免關稅。

本屆廣交會,一些美國採購商並沒有缺席,他們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我們需要中國的製造業。如果我們需要某個電容器,可以在一天內拿到。」「我們在中國有多年的跨國合作伙伴,不可能一年、一週甚至一天內就突然斷了聯繫。」「我希望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能有所改變,這樣我們才能更好開展合作。」

不同於美國採購商的「被迫糾結」,來自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充滿了「買買買」的熱情。

巴西採購商法比奧表示,要早起才能看完所有產品,「現在我們有機會去買各類新的產品,當美國人買這些產品的時候,我們的機會就沒那麼多了。」

廣交會現場,一條連接場館間的自動人行道,被稱爲「老闆傳送帶」「傳送帶」上往來不斷的人羣,折射出中外經貿往來的韌性和中國產品的吸引力。

二、從咖啡機器人看「智造」創新性

在廣交會現場,「50秒一杯」的機器人咖啡亭成爲「爆品」,不少外國客商寧願排隊2小時,也要喝上一杯機器人「手衝」咖啡。僅僅兩天,這款機器人咖啡亭就收穫了超千萬元的訂單。

目前,這款產品已銷往40多個發達國家。該公司創始人表示,「如果你的技術領先到讓全世界都需要你的產品,那什麼關稅都是無懼的。」

另外一家主打配送機器人的公司也收穫滿滿,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展首日即斬獲20多個合同,訂單金額近百萬美元,其中就有來自美國的訂單。

爲充分展示「中國智造」的魅力,本次廣交會首次增設了服務機器人專區。該展區展覽面積達到4200平方米,匯聚了46家企業,涵蓋具身機器人、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等,集中展示了中國服務機器人領域的最新成果及上下游產業鏈。

不僅是機器人,在各個領域,中國製造都在不斷突破創新、智慧轉型。本屆廣交會,僅第一期就有「新三樣」、數字技術、智慧製造等相關企業約3700家,衆多創新產品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比如智慧割草機,採用3D激光雷達和AI視覺技術,可以24小時自動工作,一個2000平方米的草坪,只需要一天就能輕鬆搞定。再比如3D陶瓷打印機,只需要輸入預設程序,30多分鐘就能生產出鏤空陶瓷花瓶,不再需要製作模具等複雜工序,縮短了製作週期。

不停留於物美價廉的「性價比」「中國智造」更有技術迭代的「加速度」。2024年,中國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升至第11位,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穩居全球第二;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到46.3萬家。

越來越多中國高新技術產品走向海外,當全球客商的採購清單中找不到「平替」,高附加值的「中國智造」顯然將重塑市場競爭新優勢,開闢增長新藍海。

三、從箱包看產業鏈確定性

帶有防丟定位器的揹包、可以無線充電的揹包、放電競設備的遊戲揹包……本屆廣交會上,來自廣州的一家箱包出口商帶來了200餘款產品 ,其中一半以上是針對本屆廣交會研發的新品,這些新品讓他接到了超過45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意向訂單,比上屆廣交會增長了12%。

廣交會上的亮眼表現,離不開背後強大的產業基礎。

僅本屆廣交會第三期,就有270多個展位來自廣州箱包皮具聚集地——獅嶺鎮。大量的行業人才、銷售平臺及供應鏈,在這裡形成緊密配套。如今,這裡年產約7億隻箱包皮具,遠銷140多個國家和地區。

從花樣翻新的箱包展品,到獅嶺鎮完備的產業鏈依託,正是中國製造高效供應鏈體系的一個縮影。採購商們在廣交會上發現感興趣的產品後,還能「一站式」到工廠實地考察,進行更深入的溝通,挖掘更多商機。

一位希臘採購商在廣交會上被鑽石畫產品吸引,專程來到位於浙江義烏的企業瞭解情況,他希望通過合作,爲這類產品在歐洲打開更加寬闊的市場。

在英國採購商愛德華看來,中國雖然面臨着外部環境變化,但完備的產業鏈和穩固的製造業「底盤」,是他對中國外貿的信心來源。

中國製造業總體規模連續15年位居全球首位,並且產業門類最齊全、產業體系最完整。雄厚的製造業基礎和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不僅有力支撐着中國外貿的韌性與活力,更爲世界經濟注入了更多確定性。

據海關統計,今年第一季,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10.3兆元,增長1.3%,創歷史同期新高,已經連續8個季度超10兆元。

生動的場景與亮眼的數據相互映照。放眼廣交會,全球客商跨越山海而來,在握手洽談間簽下一筆筆訂單。

火熱的一幕幕,傳遞出全球客商對中國外貿滿滿的信心,更匯聚成一個清晰的共識——只有廣交世界,才能互利天下。

從廣交會3樣爆品:玩具、機器人、箱包,看中國外貿秘笈。(示意圖,藍孝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