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威士忌到亞馬遜!歐盟不排除升級貿易戰 硅谷、華爾街都可能成爲目標

財聯社4月1日訊(編輯 趙昊)據媒體報道,歐盟正考慮在哈雷戴維森摩托車、波本威士忌等商品之外開闢新的戰線,以應對特朗普政府即將實施的“對等關稅”。

美國對鋼鐵和鋁徵收的關稅已經實施,並定於4月2日開始徵收對等關稅,4月3日起開始加徵汽車關稅。歐盟方面也按照傳統的貿易戰規則行事,對美國摩托車、酒類實施“鏡像”的關稅報復。

上月,特朗普表示,一旦歐盟落實對美國部分商品徵收反制關稅的計劃,他將加碼“懲罰”。特朗普還直言歐盟的科技監管是對美國公司的勒索,將考慮對歐盟徵收額外關稅。

報道稱,面對這一挑戰,歐盟正準備加碼反擊:可能會將目標對準美國的金融服務業,如摩根大通或美國銀行;以及科技巨頭,如埃隆·馬斯克的社交平臺X、搜索引擎巨頭谷歌、在線零售商亞馬遜等。

3月中旬時,一名歐盟高級官員告訴媒體,“我們當然不會排除採取更大、更有力甚至更具創造性的反制措施,包括針對服務業和知識產權……所有選項都擺在桌面上。”

發稿前不久,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歐洲議會全會發言時表示,歐盟有能力抵制美國貿易關稅,“所有手段都在考慮中。”

根據歐盟官網的數據,2023年,歐盟對美國的“商品”貿易順差爲1566億歐元;但在“服務”貿易方面,歐盟對美國的貿易逆差爲1086億歐元,令其在貿易爭端中也具備了一些談判籌碼。

歐洲外交關係委員會高級政策研究員Tobias Gehrke稱,“美國的科技巨頭、金融機構和製藥公司在歐洲根基深厚。如果美方步步緊逼,歐盟可能會對硅谷徵收數字稅、加強銀行監管,或對美國藥品加稅。”

Gehrke說道:“美國或許揮舞着較大的棍棒,但歐洲手裡也握着不少尖銳的石頭。”

一位歐盟外交官坦言,歐盟能夠打擊的美國貨物數量有限,“如果特朗普實施對等關稅,我們將進入一場全新的博弈。”

報道稱,歐盟可能採取兩種主要方式對美國服務業進行反制。首先、歐盟可能會利用過去五年制定的法規,收緊對大型科技公司的監管、對美國大型銀行徵稅,或放緩美企在歐盟的商業許可審批流程。

律師事務所Cassidy Levy Kent合夥人Yves Melin表示,“過去幾個月,美國的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遊說白宮對抗歐盟政策。實際上,他們極易受到反制措施的打擊。”

其中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歐盟的《數字市場法案》,該法案旨在遏制科技巨頭的壟斷權力,並維護市場競爭。歐盟委員會最快本週決定蘋果和Meta是否違反該法規。

不過,歐盟在這一領域也需謹慎行事,以免加劇衝突。律所King & Spalding的合夥人Arnoud Willems稱,“一旦歐盟採取數字領域的反制措施,美國對歐盟監管框架的施壓將會更大。”

此外,歐盟還可通過對金融交易和數字服務徵稅、提高美國航空公司在歐洲機場的降落費等方式進行反擊。

歐盟還可能利用《國際採購工具》限制美國企業參與歐盟的公共招標。如果布魯塞爾將美國能源公司或諮詢公司排除在歐盟政府採購之外,將直接影響其重要的收入來源。

作爲最後手段,歐盟可以啓用《反脅迫工具》(ACI),該工具可實施廣泛的報復措施,包括針對服務業的限制。如果布魯塞爾認定美方的行動過於激進,該工具可用於進行反制。

對此,律所的Melin稱,如果歐盟採取《反脅迫工具》,我不會驚訝首當其衝的是美國科技行業。

歐盟高級官員則表示,這些措施原則上是可行的,但許多成員國不希望通過《反脅迫工具》升級衝突。據瞭解,啓用《反脅迫工具》這一選項需要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15個支持才能最終實施。

歐洲商界也對潛在的升級持謹慎態度。歐洲商業遊說組織BusinessEurope的副總幹事Luisa Santos說道:“問題在於,所有這些所謂的籌碼實際上都不是籌碼。”

她補充道:“我們的經濟聯繫如此緊密……即便對服務業徵收關稅或採取其他措施,也會傷害到我們自身的利益。”

事實上,歐盟仍希望能與美國展開談判,歐委會貿易和經濟安全委員謝夫喬維奇正尋求與美方達成一項“條款清單”——爲未來的談判設定框架。

潛在的談判可能涉及降低關稅、加大對美國國防企業的投資、增加美國液化天然氣的採購,或在某些監管問題上作出妥協。

歐盟成員國的一名高級官員表示,“我們不想把貿易衝突升級到安全問題,美方也不想把貿易衝突擴大到科技領域,對吧?”“即使要打仗,那至少也得有明確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