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書局到專賣店!BB戰士模型玩具曾在臺灣蔚為風潮
春假的連續假期即將來臨,醉心模型玩具的消費者者更充裕的時間專心投入。在中小學生的玩具市場中,BB戰士算是目前的大宗玩具,它滿足了現代小孩喜歡科幻玩具的需求,而且這一類的玩具,玩法可深可淺,可以吸引消費者即興的玩意,也可以讓專業玩家全心投入,玩幾個畫夜不能罷手。圖/聯合報系資料照(1993/03/31 徐世經攝影)
模型玩具從早期民國五十年代在委託行、舶來品店託售,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出現在玩具、文具店,到更進一步有了模型玩具專賣店。流連模型玩具店的青少年,九成以上是男生,不同於女孩子大多獨自躲在家裡玩或製作布娃娃,男生喜歡聚集在一起做模型玩具。
以前只要有人帶模型書刊、雜誌到學校看,班上的模型迷立刻會一涌而上,形成一個小團體,假日也會相約到模型玩具店「吸收新資訊」,或添購新模型。模型玩具以日本產品佔大宗,後來國產業者也投入開發,許多模型玩具,在設計時爲了更吸引消費者,擺脫早期「只能遠觀」的格局,產品都加裝電子配件,可以發出聲響。
模型玩具甚至有相當大的部分是會動的,組合完成後裝上電池,它能夠向前走動、擺手,在功能上與一般市售的現成玩具相差無幾。1993年,BB戰士模型玩具在國內市場約有5年的歷史,在當時蔚爲風潮,它造型可愛,組合完後不必上色,方便度高,加上單價便宜,不超過200元,許多小孩會存錢自己購買。
對於沒有組合過模型玩具的人而言,大約在一小時內可以完成一件成品,組裝後再黏上水性貼紙,在組合的過程中,可以盡情享受DIY的樂趣。不過,赤手空拳做不出一個好成品,如果有支像樣的模型剪、美工刀、筆刀和夾子,這些行頭到齊,做起模型來纔會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