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風吹襲到災後復原 南市府還原應變全紀錄:資訊透明、補助到位

▲臺南市長黃偉哲多次前往學甲、北門等重災區現場勘查災情,指揮各單位加速災後復原。(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針對有媒體報導質疑丹娜絲風災後臺南應變混亂,臺南市政府19日鄭重澄清說明應變作爲,強調風災造成災損爲近年最嚴重,但市府自災前即啓動災害應變中心、災後動員各局處與志工系統,從即時通報、物資發送、屋損修繕到通訊電力搶修,全方位展開災後重建,並啓動全國首創的「單一窗口」服務機制,4千件補助申請均已處理。

丹娜絲颱風於7月6日自嘉義登陸,強風直撲臺南沿海,瞬間最大陣風達16級,造成30萬戶停電、逾7600戶屋損、2萬餘棵樹木倒塌。市府自7月5日上午8時30分啓動市級災害應變中心,37區公所同步開設區級中心,總應變時間長達278小時。市長黃偉哲多次前往第一線勘災,副市長、秘書長與局處首長也全面投入災後指揮,並與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即時連線協調。

針對報導質疑物資分配混亂,社會局強調已設立「物資調度中心」統一接收與分類,由裡幹事與志工協助配送至災民住處,並依區域劃分由慈濟、義警、韌性社區等系統分工負責。此外,市府也主動媒合帆布廠商與工班進行屋頂修繕;通訊與電力方面,三大電信業者派遣4500人次搶修,針對學甲老人養護中心停電問題,也已於7月14日恢復供電,市府並全程支援。另啓動全國首見「災後單一窗口」,簡化補助流程,截至目前已完成4000件補助申請,並持續開放受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