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方兌換保證疾速奔向弱方兌換保證 5月港元“鐘擺”有點不一樣
5月以來,港元走勢如同疾速搖擺的鐘擺:月初,港元對美元匯率接連觸發強方兌換保證,引得香港金融管理局出手干預;5月5日起,港元對美元快速走低,至5月21日區間跌幅達1.06%,向弱方兌換保證水平逼近。
多位分析人士認爲,這與聯繫匯率制度的機制和原理密不可分。此前觸發強方兌換保證時,香港金融管理局迅速干預,向市場注入流動性,致使港元與美元資金利差大幅走闊,套息交易逐漸活躍。
受訪人士認爲,今年以來港元資產的亮眼表現,或有望進一步推升市場對港元的需求。但也如香港金融管理局所說,當前全球貿易和經濟前景不明,全球金融市場頗爲波動、資金流向變化頻繁,影響着香港資本、匯率及利率市場,未來一段時間港元匯率及利率走勢,變數仍存。
港元上演“鐘擺式”行情
5月22日,港元對美元維持在7.82港元兌換1美元水平附近震盪。截至北京時間17時30分,港元對美元報7.826港元兌換1美元,較前一交易日有所走強。
實際上,昨天港元對美元的走強,只是近期港元匯率疾速走弱後的一次喘息。自5月5日起,港元對美元快速走弱,至5月21日區間跌幅達1.06%,逼近7.85港元兌1美元的“弱方兌換保證”水平。而就在5月初,港元匯率連續觸發聯繫匯率機制下7.75港元兌1美元的“強方兌換保證”。
本月初,在市場避險情緒驅動下,港元資產受到資金青睞。“避險情緒下,港元資產相對美元資產出現溢價,且南向資金的大幅淨流入、香港上市公司派發股息也提振港元需求,帶動港元對美元在月初觸發強方兌換保證。”興業東南亞研究院副院長謝炫表示。
根據香港自1983年起實施的聯繫匯率制度,如果港元匯率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會買入美元、賣出港元,將港元匯率穩定在不高於7.75的水平。5月初的三個交易日內,香港金管局幾度出手承接美元沽盤,以捍衛聯繫匯率制度,共向市場注資1294億港元。
套息交易成波動關鍵誘因
從強方行至弱方,港元匯率波動幅度爲何如此之大?
“這是聯繫匯率制度下可以預期的自然調節。”香港金融管理局總裁餘偉文近日撰文,闡述了對於近期港元市場的觀察和看法。
分析認爲,近期港元“鐘擺”疾速偏向弱方,或與套息交易逐漸活躍有關。
利差走闊成爲套息交易的關鍵誘因。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向市場注入1294億港元后,銀行體系港元總結餘從此前的約450億港元急增至約1740億港元,這導致港元流動性在短期內變得非常充裕。其中一大表現是香港銀行同業拆借利率顯著下行。如1個月期的港元拆借利率從4月的平均約3.65%大幅下降至目前的0.67%,隔夜港元拆借利率從4月的平均約3.41%驟降至目前的0.03%。
香港資深市場人士文剛銳向記者解釋,在聯繫匯率制度下,港幣發行背後都有美元資產的錨定,香港金管局的入市干預,並非只是在市場買入或賣出,對市場匯價產生影響,而是在買賣之餘,在資金結算上“抽緊”港元或“放鬆”港元,繼而影響港元利率。
謝炫分析稱,受香港金管局大規模干預影響,港元資金供應非常充裕,導致港元資金利率大幅下行,而美元資金利率維持在較高水平,美港資金利差的大幅走闊爲先借入港元、換爲美元、再借出美元的套息交易提供了機會。
事實上,在該機制下,港元匯市上的套息交易時有上演。謝炫表示,理論上港元資金利率應該與美元資金利率同步,但受本地銀行間港元供求影響,現實中港元資金利率變動往往略微滯後於美元資金利率,該特性爲套利交易帶來機遇,進而通過影響資金流動作用於港元利率和匯率。
港股市場既“吸睛”又“吸金”
月內上演“兩極反轉”之後,後續港元走勢將如何演繹?
在餘偉文看來,未來一段時間港匯和港息的走勢,仍存在較多的變數。他提及,變數主要在於需求方面。一些比較確定、可預見的資金需求包括新股集資活動、5月至6月的股票派息高峰期、半年結等季節性因素;而比較不確定的因素,包括美聯儲貨幣政策和利率走向、股票投資市場氛圍、外圍金融市場及環球資金流向等。
謝炫稱,短期來看,套息交易將持續活躍,但因爲港元資金供應仍非常充裕,港元資金利率仍在低位,若該趨勢持續,港元對美元或進一步逼近甚至觸及7.85,進而促使香港金管局干預匯市以減少港元總結餘。
“長期來看,美聯儲貨幣政策走向、美元體系失衡、全球資金再平衡和全球市場波動等因素都將影響港元供求,從而左右港元匯率。”謝炫說。
今年以來,港股市場既“吸睛”又“吸金”。今年一季度,恆生指數、恆生科技指數分別漲超15%、20%,在全球資本市場中表現亮眼。香港今年的新股集資額已累計超過600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多逾6倍,融資規模暫居全球首位。
當前,聯繫匯率制度仍是維持香港金融市場穩定和保持香港自由港吸引力的基石,亦將進一步增強港元資產吸引力。近期港股市場的持續升溫,可能增加市場對港元的需求。在謝炫看來,港元資金利率的反彈可能抑制套息交易對港元貶值的影響,或有望對港元匯率形成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