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酪梨果園走向職涯舞臺 偏鄉就業專車開進大內帶青年看見新可能
▲偏鄉就業服務專車開進大內左岸幸福莊園,帶領學員走入酪梨果園現場學習產業職涯。(記者林東良翻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務農不再只是彎腰採果的工作,也可以是品牌、教育與夢想的起點,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永康就業中心,22日將「偏鄉就業服務專車」駛入臺南大內左岸幸福莊園,邀請在地有機酪梨農楊子賢,帶領學員走進果園現場,揭開酪梨產業從生產、加工到品牌經營的完整樣貌,吸引許多青年參與,現場氣氛溫暖又充滿啓發。
課程以「從果園到餐桌」爲核心,讓學員瞭解酪梨的栽種、採收、加工與市場鏈結,並加入品牌設計與食農教育體驗。楊子賢分享,自己從農家子弟到返鄉創業,不只是務農,更是扮演品牌經營者、講師與土地守護者的多重角色。他說:「酪梨不是隻有種出來,它可以變成故事、品牌,也可以成爲和世界對話的方式。」
課程內容涵括入行契機、有機酪梨農的養成之路、返鄉生活的甘苦、品牌與跨界合作、產業趨勢與自我進修方向。多位學員表示:「原本覺得務農只是辛苦,但今天看到酪梨能結合教育、觀光與網路行銷,才發現農業也能走出自己的路。」
永康就業中心主任李奇玫表示,偏鄉就業專車就是要把資源送進社區,讓想找方向的青年不必離鄉,也能認識在地產業的無限可能。她鼓勵青年善用專業與創意,勇敢返鄉、打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方式與生活風景。
大內區長陳俊達肯定此次合作,他指出,大內農業爲主,過去青年外移嚴重,如今透過就業中心進駐、產業課程深入地方,能爲偏鄉注入更多青年活力與就業機會。
永康就業中心表示,未來將持續推動貼合地方需求的就業課程與創業輔導,縮短城鄉差距,讓民衆留在家鄉,也能找到希望與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