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進社區、職涯進偏鄉! 永康就業中心推電器維修課助居民翻轉人生
▲臺南大內區舉辦電器維修職人課程,居民踊躍參與動手操作,課程現場氣氛熱烈。(記者林東良攝,下同)
記者林東良/臺南報導
一把螺絲起子,開啓偏鄉學習新生活,爲協助偏鄉民衆培養實用技能、拓展就業出路,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雲嘉南分署永康就業中心,9日於臺南市大內區石子瀨社區活動中心舉辦「偏鄉就業促進課程」,開設「電器維修職人養成術」。
課程由知名「小家電診所」講師溫雲達授課,融合生活案例與實作體驗,吸引衆多社區居民踊躍參與,現場充滿學習熱情。
現場學員從電風扇、電鍋到延長線維修,親手拆裝、接線、檢測,不少民衆是首次動手修理電器,驚訝自己也能獨立完成。有位年輕爸爸開心分享:「平常要顧小孩,難得有在地課程,學了技術,還能幫左鄰右舍修家電,真的很實用!」另一位陪孫子報名的阿嬤也笑說:「本來只是陪來看看,結果學會怎麼拆風扇、接電線,回家準備幫舊電鍋續命,感覺自己快變師傅了啦!」
活動現場也設置視障按摩體驗區,由專業視障按摩師提供肩頸舒壓服務,許多居民表示「不但學到技能,還能放鬆一下身心」,是難得又溫暖的一天。同時,宏遠興業企業熱心響應活動,捐贈多箱全新衣物給中低收入戶與弱勢家庭,讓參與者除了學習,更感受到來自社會的關懷。一位媽媽感性地說:「衣服又實穿又漂亮,真的好感謝有人記得我們。」
大內區長陳俊達到場表達肯定,感謝永康就業中心的用心安排:「不用舟車勞頓,就能在家門口學技能、享資源,真的很有感。」他強調,偏鄉地區最需要的就是「把人留在在地」,這樣的課程正是最務實的幫助。
永康就業中心主任李奇玫表示,這場活動是「偏鄉就業服務計劃」的重要一環,透過「在地教學」與「就業媒合」雙軌進行,目的是協助長期脫離職場、缺乏自信的族羣逐步重建職涯。現場也安排就業服務員提供職涯諮詢與媒合協助打造「學習—培力—就業」的支持機制。
永康就業中心也透露,接下來將陸續規劃木工、美容、清潔服務等實作課程,持續帶着技能進入更多偏鄉角落,讓每位民衆都有機會找回自信、開啓人生新頁,實現「技能進社區、職涯進偏鄉」的政策願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