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冷臉到微笑 習近平今與高市早苗首會關注「表情外交」的訊號
2014年11月北京舉行日中領袖會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右)在會談前的攝影時間全程面無表情,日相安倍晉三(左)試圖攀談,習近平仍朝向前方鏡頭,沉默不語。路透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今(31日)將在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會面。日本經濟新聞指出,在中國外交中,領袖的表情與肢體動作帶有給對方國家的政治訊號,外界高度關注習近平與高市初次見面時,會用什麼態度。
習近平2013年3月就任國家主席以來,先後與安倍晉三、岸田文雄與石破茂等三任日相進行首腦會談。2013年9月習近平首次與安倍於俄羅斯短暫寒暄,正式會談在2014年11月北京舉行。習近平在會談前的攝影時間全程面無表情,安倍試圖攀談,習近平仍朝向前方鏡頭,沉默不語。
會場甚至沒有擺放兩國國旗,反映出當時日中關係的冷淡。報導指出,兩國關係惡化,源自於2012年日本在民主黨執政時,將尖閣諸島(釣魚臺列嶼)國有化,以及2013年安倍參拜靖國神社。
相較之下,習近平在2022年11月於泰國曼谷與時任首相岸田文雄首次會面時,從一開始便露出笑容。岸田在自民黨內主張穩健外交、領導的是重視與中國對話的宏池會。2024年11月習近平於秘魯與石破茂初次會談也有笑容,石破任內未堅持參拜靖國神社,主張正視侵略歷史,在中國內部得到一定的好評。
習近平與高市的首次會談,將是中國未來對日政策走向的評斷指標。新華社21日評論高市的歷史觀爲「明確的右翼立場」,指出她長年參拜靖國神社,批評她否定「村山談話」。高市上任時,僅由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代發賀電。日經指出,在石破政府任內,中國推動恢復日本水產品與牛肉進口,展現改善兩國關係的態度。此次會談的氛圍與內容,可能影響中國是否調整對日政策。
NHK報導,高市預計31日與習近平的領袖會談,除將推動「戰略互惠關係」的全面發展,預料會表達對中國在東海活動的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