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更名、收購到赴港IPO, 山金國際再造“海外金庫”?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凌晨 西安報道

金價持續高位震盪之際,國內黃金巨頭跨境資本佈局再落關鍵一子。

6月19日,山金國際(000975.SZ)公告啓動H股發行前期籌備,標誌着山東黃金集團的全球化戰略步入資本運作新階段。

從2023年7月山東黃金以近130億元收購控股權,到2024年7月正式更名“山金國際”,再到完成納米比亞金礦127.2噸黃金儲量的戰略收購,該公司通過“資源+資本”雙軌並進構建國際化新版圖。

在此背景下,山東黃金需要國際化戰略的深度承接方。而山金國際便是最佳選擇:用其國內三座核心金礦95.87%淨利潤貢獻率和73.54%毛利率形成的強大現金流支撐海外擴張,再以港股平臺建立資本支點,降低跨國併購及資本流動成本。

若此次赴港IPO成功,將不僅爲納米比亞項目輸送資金血脈,更將山東黃金集團“爭做全球黃金礦業開拓者”的願景推進至資本落地的實操階段——當資源版圖跨越國界,國際資本市場的高效融通已成爲破局國際資源爭奪的核心引擎。

從銀泰到山金的國際化轉身

山金國際的前身銀泰黃金早在2000年便登陸深交所,然而關鍵的戰略拐點出現在2023年7月。

當時,山東省屬國資山東黃金集團以近130億元代價完成控股權受讓,被稱爲當年A股黃金行業最大併購案,也標誌着省級黃金巨頭正式獲取關鍵資本平臺。

這場交易並非簡單的股權轉移——山東黃金2023年年報明確要求銀泰黃金“大幅提升資源儲備”,已預示資源整合戰略的啓動。

2024年7月,“山金國際”取代“銀泰黃金”的工商變更登記完成,名稱國際化升級表象背後,則是戰略方向的質變。

在公司更名後首份年報中,發展戰略條款被徹底重寫:“加快實施國際化步伐”成爲首要目標,“尋求國際併購突破的實施新路徑”取代了原有區域性開發思路。戰略文本的脫胎換骨,揭示新控股方對全球化佈局的堅定意志。

戰略重構迅速轉化爲實戰動作。2024年8月,公司宣佈完成加拿大Osino Resources項目100%股權交割,在納米比亞中部鎖定Twin Hills金礦資源。該項目新增黃金資源量127.2噸,不僅實現公司海外併購“零的突破”,其投產後的年產能5噸黃金更將改寫納米比亞礦業格局——成爲當地最大單體金礦山。

2025年4月業績說明會披露,項目已完成EPCM總承包團隊選定,建設進度直指2027年上半年投產節點。

從資本佈局到資源落子,在完成實體資源佈局“零突破”後,公司國際化的戰略鏈條仍缺關鍵一環。當納米比亞項目進入建設高峰期,公司公告中“通過國際化佈局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的表述,揭示了資本端配套的緊迫性。

此次啓動H股上市,爲資源併購向資本運作的延伸搭建了關鍵通道。

四座礦山鑄就盈利護城河

山金國際的國際化戰略並非空中樓閣,其根基深植於四座國內礦山的資源壁壘與盈利勢能。​

目前山金國際擁有黑河洛克、吉林板廟子、青海大柴旦三座金礦和玉龍銀礦四座在產礦山,其中三大金礦2024年貢獻了公司95.87%的淨利潤。

黑龍江黑河洛克金礦憑藉高入選品位的優勢,成爲公司毛利率最高的核心資產。玉龍礦業也是國內最大單體銀礦(含銀量)。“金+銀”雙重資源驅動格局,進一步增強公司抗風險能力。

資源壁壘的構築並非靜態持有。2024年勘探投入達1.76億元的持續發力,帶來年度探礦合計新增資源量金12.686噸、銀95.716噸、鉛5930噸、鋅13288噸。

核心資產放量直接反映在業績連破紀錄:2024年礦產金產量突破8.04噸,推動歸母淨利潤飆升至21.73億元高位,同比增長52.57%。在此基礎上,該公司淨利潤規模躋身全國黃金上市企業第四位。

增長勢能在新財年延續爆發:2025年一季度礦產金產量1.77噸帶動淨利潤同比增長37.91%,高毛利率再攀77.57%的峰值。

資源版圖同步擴張。年初該公司完成雲南大崗壩金礦52%股權收購(勘查面積35.6平方公里)及勐穩地區金礦探礦權(面積20.38平方公里)落袋。

同時,該公司2025年經營目標明確定調:黃金產量不低於8噸,其他金屬不低於2024年產量。

雙向融通構建國際通道

在黃金價格持續高位運行背景下啓動H股上市,山金國際的資本運作直指兩大核心訴求:拓展海外發展融資渠道,優化國際股東結構。這將爲山東黃金系的全球化戰略開闢關鍵性資本通道。

從業務佈局看,國際項目的推進需要持續資金支持。納米比亞項目目前處於建設期,港股平臺可爲後續資本需求提供更便捷的融資渠道。

公司2024年年報明確表態:“探索國際資本市場融資和運營,助力海外收購”,揭示了資本出海的戰略意圖。

從財務結構看,公司已具備跨境運作的堅實基礎。截至2024年底,山金國際資產負債率爲18.57%。時至2025年一季度,其總資產規模達190.54億元,貨幣資金儲備達31.67億元,交易性金融資產14.24億元。

不過赴港上市仍面臨多重關卡。據公告披露,該計劃尚需經過公司董事會、股東大會審議,同時需獲得中國證監會、香港聯交所、香港證監會等監管機構的備案和核準。

“本次發行能否通過審議和審覈程序具有較大不確定性”,公告中的風險提示表明,資本國際化的征途仍具挑戰。

從2023年控股易主,2024年更名出海,2025年籌備港股上市——山金國際的兩年三級跳,清晰勾勒出從區域礦企到國際平臺的轉型軌跡。隨着納米比亞項目向着2027年投產的目標推進,山東黃金集團董事長李航“爭做全球黃金礦業開拓者”的願景,正在通過多層次資本運作加速落地。

當山金國際將2025年黃金產量目標鎖定在8噸,其背後的戰略圖景已然清晰:以穩健的國內經營現金流支撐海外項目開發,再以香港資本平臺撬動更大規模國際併購。

在山東黃金產業版圖中,山金國際的港股平臺一旦建成,不僅意味着新增百億級融資渠道,更將構建起“境內資源+國際資本”的雙循環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