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出身論到顏色論

(圖/翻攝蘇一峰臉書)

大陸文革時期將百姓畫分成「紅、黑」兩類,以出身論定可享有的國民權利。在「出身論」的野火下,內鬥因之而起,到處鬥爭、清算,並藉此謀取利益、剷除異己,終究造成爲禍甚烈的浩劫。

當時,不少洞悉此弊的知識分子揭竿而起,駁斥「出身論」的謬誤,1967年遇羅克所寫的《出身論》,就作了非常透徹的分析與批判。但由於當時社會風氣沆瀣糾結,無法撼動絲毫,整個文革還是朝着慘烈、反人性的方向發展,貽害一代人。遇羅克的遭際,最終被處死殺害。

因人設事,常失偏頗;因畛域不同,別其善惡優劣,更是荒謬絕倫。讀歷史,可知悉人類及社會發展有多少曾造成浩劫的事蹟,但我們卻常常忽略當下的作爲,正一步步引領我們走上荒謬道路,卻洋洋自得絲毫未察危險。

報載蘇一峰醫師原本受邀於哈佛臺灣同學會,擬針對醫學問題進行專題演講,未料卻因其政治立場遭綠營羣起抗議,網軍圍剿出征,認爲蘇醫師「沒有資格」,迫使演講不得不取消。蘇醫師醫學經歷完整,講的又是醫學專業題目「健保30年,爲何臺灣醫療拉紅色警報」,怎地就沒有了資格?難道要邀請像閩南狼一樣的網紅?

醫學專業的人,沒資格演說醫學專業,問題出在哪裡?大家心知肚明,就是「顏色」問題。臺灣目前的「顏色論」—只論藍綠,不分黑白的泛濫,已到駭人聽聞地步。只要打開網路,常見擁藍或擁綠兩派人馬,以各種不負責任的假名大肆攻擊、譙罵、侮辱的能事。光看言語的辛辣,就足以驚心動魄,萬一實踐於現實,將會何等慘酷?

履霜堅冰至,冰凍三尺,不是一朝一夕之故。當年大陸文革,出身論的泛濫正是導致文革大斗爭、大清洗慘劇的伊始,無知無識的紅衛兵所造的孽,豈不就是有這樣的前奏爲其開路?在臺灣,以地域作區畫的省籍論還未消泯,而今又增多「顏色論」,在自己百姓中製造仇恨、尋找敵人,未來的臺灣將步上怎樣的後塵,令人不敢想像。

遇羅克在「出身論」泛流不止的時候,敢於挺身而出,以一己生命對抗洪流,儘管犧牲得無比慘烈,但卻是令人敬仰的。我相信,他也必然不會後悔,因爲歷史已還了他的公道。

想起龔自珍的一首詩,「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龔自珍的宏願令人肅然起敬,但是,我卻還是不免懷疑,如今臺灣這個社會,縱是有再多的人才,又能有用嗎?(作者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退休教授)